隨著我國城市化的推進,化工污染成為重大污染源。苯、酚、磷類有機污染及鎘、砷、鉛、鉻、汞等重金屬污染嚴重,在對空氣、水體造成污染的同時,也成為土壤中長期存在的“毒瘤”。業內人士指出,重金屬無論是污染水體,還是污染大氣,最終都會回歸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在經過幾十年的沉淀后,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正進入集中多發期。
國家環保部一直高度重視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近年來相繼出臺相關政策規劃。
2009年9月2日,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西安召開全國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會議開始,正式啟動了全國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
中央財政在2010、2011兩年已拿出40個億支持各地重金屬污染的治理。目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均已批復了本地的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
同時,為遏制重金屬污染的高發態勢,自2009年起,環境保護部同發展改革委、工業化信息部、監察部等國務院九部委連續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全面排查重金屬排放企業12137家。
2011年2月,《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獲批復,成為我國第一個"十二五"專項規劃,規劃要求到2015年,重點區域鉛、汞、鉻、鎘和類金屬砷等重金屬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減15%。
2013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對近期的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做出部署,指出力爭到2020年,建成國家土壤環境保護體系,使全國土壤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3月12日,國家環保部發布通知,同意以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為依托單位,建設“國家環境保護城市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工程技術中心”,開展重金屬、有機物及復合性城市土壤污染修復有關技術、設備開發和產業化,推進城市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產業發展。
3月15日,國家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指出,國家對治理重金屬污染是高度重視的,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2011年2月國務院批復了《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中央財政專門設立了重金屬污染防治資金。三年來,國家已經拿出了97億元支持重金屬污染治理,連續四年開展了以打擊重金屬違法企業為主的環保專項執法行動,全國31個省(區、市)政府近兩年已關閉了1000多家重金屬污染嚴重的企業。重金屬污染防治正在逐步推進,重金屬產業結構正在逐步優化。
重金屬污染是長期積累形成的,解決重金屬污染問題,也需要付出艱苦努力。《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里講到,在一些重金屬污染嚴重的地區要強化規劃考核,要將考核結果與領導干部的政績掛鉤。通過實施綜合防控措施,相信我國重金屬污染治理一定能夠取得明顯成效。
編輯:劉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