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1-30 17:06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鄭巖 成楊
目前我國固體廢物產生量居高不下,以年均10%速度增長,推進固體廢物安全處理處置已經成為我國“十二五”期間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在“第六屆固廢戰略論壇”總裁論壇上,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所所長、中國固廢網主編傅濤指出,“我國固廢處理行業服務范圍不斷拓寬,國家政策和社會對行業的關注逐漸增強,產業發展競爭激烈,投融資環境不斷調整,企業面臨著商業模式的重構”,威立雅環境服務中國總經理周小華指出,“中國固廢市場的高成長性引發的行業‘洗牌’已經開始”,資本市場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個焦點。
深挖固廢市場領域 延伸產業鏈
目前我國廢舊金屬與電子電器、工業固體廢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與污泥、農林剩余物等大宗廢物年產生量超過40億噸,綜合利用率平均不到40%,固廢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指出要加大危險廢物、大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水平,以推進我國固體廢物的安全處理處置。《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實施方案》強調要大力推動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聯合工業、農業、建筑等多個行業探索形成“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發展模式,延伸和拓寬生產鏈條,促進產業間的共生耦合。
文一波指出,“我國固廢行業細分領域眾多,垃圾處理是目前發展的熱點領域,再過五年焚燒發電產業將達到飽和,因此企業要冷靜思考市場有序的競爭和自身發展動向,根據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對產業發展進行預判,拓展固廢業務領域,延長產業鏈,調整企業發展方向”。新環保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曹國憲介紹說,首創股份在2011年制定了打造城市環境綜合服務商的概念,通過收購香港新環保能源進入固廢領域,目前正在關注污泥處置、垃圾處理、環境修復等領域。周小華也表示,威立雅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廢棄物的能源化和資源化,把產業發展的服務做的更寬更廣。
并購上市齊發力 資本市場成發展助力
曹國憲和周小華指出,目前是資本為王的時代,我國固廢領域并購等行業“洗牌”已經開始,資本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助力。去年,我國環保企業紛紛搶占固廢市場:在興蓉集團、國中水務、中環保水務、北控水務、維爾利等水企通過并購進入固廢市場的同時,盛運股份、北京京城機電控股等則通過收購拓展固廢領域,布局產業鏈發展。與此同時,“上市”也成為諸多環保企業拓寬融資平臺的重要渠道,繼桑德環境、南海發展、中聯重科等企業上市之后,東江環保于去年成功上市,四川深藍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遼寧天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川金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處于上市落實反饋意見狀態,北京中礦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通過發審會;海諾爾環保、江蘇天楹賽特集團、杭州錦江集團等企業正準備上市。
中國通用咨詢投資有限公司市場開發部副總經理周晨指出,隨著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在當前形勢下,除財政資金、政策性資金外,產業社會資本和其他社會資本也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項目投資、并購、參股、債券、信托等多種融資方式也成為繼資本金投入、財政補貼、債務性融資之后助推產業發展的有效融資渠道。他指出,面對我國目前融資困境,一方面由政府投資設立,依托政府資金、資源和信用的政府環境投融資平臺應運而生,承擔起政府主導的項目建設投融資任務;同時環境產業基金作為非環境領域投資者搭建投資環境領域的平臺和橋梁,在促進環境領域的投融資改革、強化產權約束功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緩解環保產業有效投入不足、改善融資結構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指出,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前提下,積極開展金融創新;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和上市融資;研究設立節能環保產業投資基金;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和外資進入節能環保產業領域,為固廢行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投融資政策環境。
編輯:鄭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