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12-03 09:5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冬輝
12月3日,由中國固廢網、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11(第五屆)固廢戰略論壇”在北京新大都飯店成功舉辦,杭州深瑞水務有限公司在論壇上就我國垃圾滲濾液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及處理工藝發言。
深瑞水務張輝介紹,我國日前垃圾產量居世界第一,人均年產垃圾量440~500kg,并以每年5.9%的速度快速增加,與歐洲國家相比,我國垃圾處理方式主要以衛生填埋為主,然而,在填埋過程中會產生污染性極強的垃圾滲濾液,滲濾液具有水量水質變化大,成分復雜、氨氮含量及濃度高等特點,處理難度極高,隨著《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對氨氮及BOD5排放指標的嚴格限定,傳統的生化組合工藝已較難達到出水水質要求,目前垃圾滲濾液處理更多采用生化反應池與膜分離反應器相結合的處理技術,如MBR+NF/RO(納濾/反滲透),但傳統的中空超濾膜容易發生斷絲現象,通量下降較快,管式膜易存在易污染堵塞的缺點,納濾反滲透常用的卷式膜容易發生污染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后期運營和維修的成本。
張輝此次分享了一項深瑞水務在垃圾滲濾液全量化處理解決方案—SCH組合工藝:預處理+STRO(管網式反滲透膜組件)+ECO(電解催化氧化降解反應器)+HMBR(短程高耐鹽硝化反硝化生化反應器),出水可達國家標準要求。
圖為德國柏林480m³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實例,采用集裝箱模式系統
張輝介紹,SCH工藝中的STRO是引自德國Rochem公司研發的第二代反滲透膜產品,與第一代DTRO膜組件相比,ST膜結合了傳統的卷式膜和DTRO的優點,采用新型改性膜片,增大了隔網寬度,具有更強的抗污能力,膜片抗壓能力可達120bar,出水回收率最高可達90~95%,張輝還表示,SCH組合工藝的優勢還在于深瑞水務自主研發的ECO和HMBR技術,ECO反應器主要包含電解和催化氧化單元,滲濾液濃液經過電解降解,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在催化床作用下與處理物料發生高效降解作用,最終變成二氧化碳、水和氨,張輝介紹,ECO組件對COD去除效果可達90%,HMBR部分是SCH工藝去除氨氮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采用高耐鹽度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保障出水氨氮指標達到現行的2008國標標準,并成功解決了傳統生化反應池占地面積、投資及運行費用高的缺點。目前ST膜系統已成功應用于多個工程里,包括德國柏林480m³/d的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中國柳河50m³/d及中國神木30m³/d的工程實例。
對于我國垃圾滲濾液處理行業的發展,張輝表示,生活垃圾填埋2008年國家標準的執行,對行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對處理技術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針對不同的垃圾填埋場,不同滲濾液特性,優化工藝、量身設計才能適應我國的市場需求。
編輯:李冬輝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