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專欄 > 正文

劉建國:“三化”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時間: 2018-06-22 10:57

來源:

作者: 劉建國

  “Waste Minimization”指采取清潔生產、源頭減量及回收再利用等措施,減少廢物的數量、體積或危害性,以利于后續貯存、處理或處置,減輕廢物在目前和未來對人體健康及生態環境的危害,既包括產生前減量,也包括產生后減量。

  “Waste Valorization”指一切能夠實現廢物再利用、再生利用、物質回收、能量回收的過程,包含了我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提出的“再利用”和“資源化”。

  “Environmentally Sound Management”指能夠節約自然資源、保護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少受乃至不受負面影響的廢物管理方式,其針對的是廢物“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過程,不僅適用于廢物的最終處置過程,同樣適用于廢物減量及回收利用過程。

  理清“三化”與國際上相關概念之間在內涵與外延上的聯系,進而確立“減量化”與“Waste Minimization”、“資源化”與“Waste Valorization”、“無害化”與“Environmentally Sound Management”之間的對應關系,有助于我們在整體上準確界定與客觀認識“三化”之間的關系。

  四、從環境質量改善的全局出發把握“三化”之間的關系

  “三化”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需要在明確固體廢物基本屬性的基礎上來把握。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已經喪失、部分喪失或暫時喪失了原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從環境保護角度來看,固體廢物首先是污染源,不加以控制必然會造成環境污染。即使采取規范措施加以控制,在其收集運輸、處理處置、資源能源回收利用的各個環節也都可能對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介質產生一定程度的污染。控制措施不同,污染程度也不同,但真正的“零污染”是不現實的。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固體廢物是具有負價值的“商品”,無論采用何種控制措施,都需要支付一定的經濟成本。控制措施的環保標準越高,向環境排放的污染物越少,需要支付的經濟成本就越高,反之控制措施的環保標準越低,向環境排放的污染物越多,需要支付的經濟成本就越低。

  另外一方面,固體廢物都蘊含著一定的物質和能量,如果能夠提取出來,就可以作為替代材料、替代能源甚至戰略物資加以利用,從而減少原生資源的開采,降低相關產品全生命周期污染物排放,因此具有顯著的資源屬性。在我國主要資源人均儲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背景下,充分回收大量產生的各類固體廢物中蘊含的物質與能量,成為突破資源約束瓶頸、降低能耗物耗、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是“綠色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與原生資源相比,固體廢物具有特性復雜多變,污染物含量高,資源品質低的特點。以原生資源為基礎的生產過程尚且難以避免環境污染,而且由于市場波動不時處于虧損狀態,更不用說將固體廢物作為替代資源的生產過程。回收利用固體廢物中蘊含的物質和能量,必須有新的物質和能量輸入,即要付出相應的經濟成本;同時必然產生新的污染排放,即也要付出相應的環境代價。如果回收利用的經濟成本低于其作為替代資源的價值,全生命周期污染排放也低于其它方案,那么這樣的回收利用就是利大于弊的和可持續的,反之就是得不償失的和不可持續的。比如某些危險廢物的資源化利用技術,將前端處理過程中歷經多重環節、付出很大代價才富集到相對穩定的少量廢物中的目標污染物—重金屬的一部分重新釋放到水、大氣和土壤等環境介質中,大部分被高度稀釋后分散在更易暴露于人群的產品中,使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數倍地增加,反而增大了環境風險。社會上一批暴利式的固體廢物“資源化”產業無不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的,如全球聞名、盛極一時的廣東貴嶼電子廢物拆解與回收產業,一批人從中攫取了巨額利潤,但付出的環境代價則要數代人來承擔和償還。固體廢物處理領域一些號稱能夠“吃干榨盡”、實現“零污染”、“零排放”的“資源化”技術,實際上都存在要么處理成本高、產品無市場,企業難以為繼,要么“移花接木”、“瞞天過海”轉移污染的問題。由此可見,固體廢物“資源化”并不是無條件的,條件就是首先必須滿足“無害化”要求,要取得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之間的平衡。

  “減量化”是固體廢物處理的有效途徑。在工業生產環節推行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在居民消費和生活環節提倡綠色消費和綠色生活,盡可能在源頭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即“產生前減量”,是最為經濟高效、環境友好的固體廢物“處理”方式。我國單位GDP的固體廢物產生量依然遠高于發達國家,消費和生活過程中的過度包裝、鋪張浪費現象依然很嚴重,是固體廢物“減量化”可以大有可為的地方。固體廢物“產生后減量”則與“資源化”一樣,也必須付出相應的經濟成本和環境代價。事實上大部分的“產生后減量”措施同時也是“資源化”措施。一些具有顯著“減量化”效果的技術必須要在全局、全鏈條的層面上加以審視,才能確定其對環境保護是否具有正面意義。比如居民家庭產生的廚余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可以大大減少進入收運與處理系統的生活垃圾量,是發達國家行之有效的生活垃圾“減量化”方式,但是如果沒有完善的并且與之相配套的管網系統,就有可能導致污水管網堵塞、污水泄漏污染河流水體或地下水、沼氣局部聚集發生爆炸等問題,其對環境質量改善的效果很可能還不如直接進入規范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再比如污水處理污泥脫水,減量化效果明顯,但是如果不能統籌考慮后續處理工藝的需要,脫水后的污泥可能還需要再加水才能得到進一步處理;或者前端為提高脫水率加入某種藥劑,但這種藥劑對污泥的后續處理或利用存在不利影響甚至形成制約,造成了新的污染。所以說,固體廢物“減量化”也必須首先滿足“無害化”要求。

  改善環境質量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根本目的,同樣也是我國固體廢物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固體廢物如何管理,才能服務于改善環境質量?樹立全局思維,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開展全鏈條設計,避免“鐵路警察,各管一段”,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切實有效地減少污染物產生與排放,節約自然資源,保護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少受乃至不受負面影響,才能夠對改善環境質量作出積極貢獻。“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三者之間不是平行并列關系,更不是對立沖突關系,也不存在“減量化”、“資源化”優先于“無害化”的次序關系。

  五、“無害化”是固體廢物管理的根本目的和總體要求

編輯: 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