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專欄 > 正文

劉建國:我國固體廢物環境管理形勢及展望

時間: 2017-03-28 09:17

來源:

作者: 劉建國

固體廢物是一類特殊的污染物,同時具有污染源、污染匯和二次資源的多重屬性,其環境管理是我國環境污染防治、循環經濟建設和清潔生產推動的共同任務,也是我國新時期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根本目的的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我國固體廢物的環境管理體系作出了明確規定,《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也涉及較多的固體廢物環境管理要求。國務院相繼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分別從國家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需求角度,對固體廢物的環境管理工作作出了具體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對我國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發出了總攻動員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危險廢物非法排放、傾倒和處置等違法犯罪行為形成了巨大威懾。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明確將生產者對其產品承擔的資源環境責任從生產環節延伸到產品設計、流通消費、回收利用、廢物處置等全生命周期,對我國廢棄電子電器產品、報廢汽車等產品類廢物的環境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我國固體廢物環境管理已經步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整體而言,我國固體廢物環境管理已經取得了較大成績。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的法規制度標準體系基本建立,環境監管的智能化、信息化、實時化能力持續加強,重點固體廢物如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的規范化管理和無害化處理水平不斷提高,主要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的專業化、市場化模式基本成熟,為我國環境污染防治和環境質量改善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固體廢物環境管理還存在較多薄弱環節,還需要進一步夯實基礎,補齊短板,消除隱患,解決難題,切實服務于環境質量改善這一根本目標的實現。

建立統一的固體廢物產生量核算方法及基礎信息數據庫

目前我國固體廢物產生量數據獲取有多種方式:一是過磅稱重,行業主管部門匯總統計,如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二是企業申報,環保部門匯總統計,如工業危險廢物、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三是專家根據生產、消費規模或人口估算,如電子廢物、餐廚垃圾、農村生活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四是污染源普查,2007 年我國進行了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2017 年正式開始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

不同統計方式得到的固體廢物產生量數據差距較大。如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得到的2007 年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8.52 億噸,而同年環境統計公報發布的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僅為17.6 億噸,相差一倍以上;2014 年環境統計公報公布的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3633.5 萬噸,而專家根據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中危險廢物的合理比例估算的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超過9000 萬噸,相差更是超過兩倍。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數據相對可靠,但由于廣大村鎮產生的生活垃圾并未包括在內,我國生活垃圾總體產生量依然缺乏準確數據。作為農業大國,我國農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無疑是巨大的,每年都要成為熱門話題的秸稈露天焚燒現象就是間接證明,但不同專家估算的數據之間差距動輒以十億噸計。

固體廢物產生量的底數不清,處理去向統計數據的科學性和可靠性自然也會大打折扣,覆蓋全國、包含各類固體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績效評估就無從談起,固體廢物環境管理頂層設計就成了空中樓閣,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對環境質量改善作出的巨大貢獻也難以客觀呈現。因此,建立統一的固體廢物產生量核算方法及包含產生量、特性和處理去向等內容的基礎信息數據庫,尤其是摸清固體廢物產生量底數,是嚴格監管、精準治廢的重要基礎。

完善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法規制度標準體系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是我國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最重要的依據,1995 年頒布以來已經過4 次修訂,最近一次修訂于2016 年11 月17 日通過。但是,修訂后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除了對農膜回收、畜禽糞便處理、秸稈禁燒提出原則性要求外,對農業固體廢物管理的部門歸屬依然未做規定,農業固體廢物究竟由哪個部門管理、依據什么管理、如何管理依然是空白。《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對農村生活垃圾,僅提出其污染防治的具體辦法由地方性法規規定,使得大多數地方農村生活垃圾管理實際上處于無法可依、無人該管的境地。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不同固體廢物由不同部門主管,涉及固體廢物管理的部門主要有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農業部、衛生部、公安部、供銷合作總社、海關總署等。即使是同一固體廢物,若采用不同方法處理,或在不同處理與利用環節,主管部門也不一樣。這種“九龍治水”的管理模式降低了固體廢物治理效率,加大了環境監管的難度。

包裝廢物是我國生活垃圾中增長速度最快的部分,在消耗大量資源的同時也加重了環境污染。從國際經驗來看,解決包裝廢物污染環境問題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專門立法在源頭限制過度包裝,強制使用適度包裝、綠色包裝和再生包裝,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立規范的收集、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但是我國尚無專門針對包裝廢物管理的法規,處理成本外部化致使過度包裝愈演愈烈。廢棄電子電器產品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類似問題。

危險廢物處理方面最具爭議的一項規定是:具有毒性的危險廢物處理后的產物仍然是危險廢物,除非處理產物滿足專用污染控制標準。此項規定具有合理性,原因是某些危險廢物的危害特性不會因得到某種處理而消除,如含重金屬危險廢物固化穩定化之后,重金屬的危害特性并未消除,只是被限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但是,毒性危險廢物數量眾多,特性各異,不同處理技術對污染物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應該全面完整地理解和應用“危害特性是否消除”這一判定原則。

12

編輯: 程彩云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