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專欄 > 正文

王立章:環保產業,“進一步”海闊天空!

時間: 2017-05-26 09:08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王立章

導讀:產業走出去需要一種新的模式,產業留下來更需要不同的發展路徑,所謂 “變道超車”是歷史的選擇,“生態文明”正是承載這一歷史使命的目標,也是東方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具體體現

blob.png

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 王立章

我國環保事業,經過30多年的長足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在其成長過程中,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卻一直不可調和,人們甚至斷言,中國不可避免要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遺憾的是我們一直都在這條老路上,直到“生態文明”理念的提出,環境保護才有了“最強大腦”。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跟在發達國家的后面,一路狂奔,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這種跳躍式的 “彎道超車”,只是在結果上縮短了我們和發達國家的距離,整個發展模式卻鮮有新意,基本是西化的。這樣伴隨經濟的狂奔一路跌跌撞撞發展起來的“環境保護”,追根溯源也是一個“泊來品”。大學里的學科設置、院系結構,環境保護的理論框架、知識體系,實踐應用中的技術路線、直至具體技術等,絕大部分都源自西方,這些在引入國內的同時,西方的思維方式也隨之跟進,從而逐漸沿著西方的模式發展也就不足為奇了。

西方的思維模式是分析的,它抓住一個東西,分析到極其細微的程度,可是往往忽視了整體聯系,所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改革開放三十年,由于“西化”的影響,我們尋求征服自然,對大自然窮追猛打。表面看來在一段時間內是成功的,大自然被迫滿足了我們的物質生活需求,靠“跨越式發展”,靠“彎道超車”,日子越過越紅火,但是久而久之,卻產生了危及人類生存的種種弊端。單就環保領域來看,治理達標了,環境效果卻好像越來越差;總量減排了,環境容量卻沒了;企業搬遷了,污染只是轉移了;標準加嚴了,又是零排放、又是超低排放,老百姓卻感受不到明顯效果……所謂治得了病、治不了命,病治好了,健康卻沒見明顯改善,環保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而不是兩者協調發展。

如果仍然按照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下一步只能是污染轉移了:一線城市的重污染產業向二三線城市轉移。二三線城市承接不了的,向欠發展中國家轉移。但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不應該,當然人家也不會再心甘情愿的接受這樣的產業,所以產業走出去需要一種新的模式,產業留下來更需要不同的發展路徑,所謂 “變道超車”是歷史的選擇,“生態文明”正是承載這一歷史使命的目標,也是東方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具體體現。

東方的思維模式是綜合的,它照顧了事物的整體,講究天人合一,既見樹木,又見森林,而不是只注意個別枝節。我們既要點上達標,又要整體環境效果;既要環境改善,也要經濟發展;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但以前在西化的思維模式主導下,這種轉變雖一直在提卻困難重重,即使“生態文明”這一“最強大腦”出現。我們可以理解為,這種認識也有一個轉變過程,就像佛學里講的“看山”一樣:一開始看山就是山,綠水青山是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是金山銀山,兩者各自為戰;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慢慢將兩者對立起來,看山不再是山了,兩者的矛盾出現了且不可調和,這時人們的想法是開發金山銀山并盡量少破壞綠水青山,或者開發金山銀山的同時盡量保護綠水青山,顯而易見這是唯發展論,金山銀山在先,綠水青山在后,綠水青山是附屬,這不可避免會走上先污染后治理、先經濟后環保的道路上去;最近習總書記提出的“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論”,達到了“看山”的新境界,實現了認識上的辯證統一,即看山還是山,但山的含義已經完全不同了,是一種變道和變維,是回歸中國傳統文化和思維方式的“文化自信”,也是“變道超車”路徑選擇的“道路自信”。其實這種東方整體思維的方式早已經慢慢滲入到西方社會,產生了諸如生態工業、清潔生產等理念,并又輸送回國內,可見西方社會是在慢慢東化,并反過來影響我們,而我們在西化的道路上卻越走越遠,直到“生態文明”戰略的提出,才使東方思維得以回歸,而這一戰略廣為西方社會所接受也在情理之中了。

伴隨“生態文明”戰略和“兩山論”的提出,一系列整體思維的環保政策逐漸落地,水十條、氣十條、土十條、山水林田湖、河長制、排污許可制等,預示著我國環保事業將進入東方文化為主導的系統化思維管理的新階段。但是從生態文明的戰略高度俯瞰環保產業,呈現的還是碎片化、項目級、點線層面的供給,難以承擔生態文明系統化、效果級、區域層面的需求之重,還有很多痛點,難以貫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徑!比如很多環節沒有勾連、很多功能沒有發揮作用、很多部件還不協調、很多地方還隱隱作痛,這正如一個人的經絡,所謂通則不痛、通則不痛,要想打通各個環節,讓這個系統協調的運轉起來,必須整體思維、辯證施治。

所謂整體思維是需要跳出環保產業來看環保,需要站在生態文明的高度俯視環保。就生態文明的大系統而言,環保只是其中的一個子系統,在環保框架里談環保,環保永遠是成本,會一直和經濟發展對立。環保產業要想發展,要想找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徑,環保企業需要“走出去”,此處的走出去,不是人們常說的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地域上、國界上的走出去,是思維的走出去和領域的走出去,即跨界,融入整個生態文明的大系統,把“小環保”做成“大環保”,環保才能做出價值,才能從成本中心變成價值中心,才能走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徑,才能承載生態文明發展之重。

可喜的是,現在有些企業已經走在變道超車、跨界生態的路徑上了。年初我在一篇文章里談到桑德集團從環衛切入,通過“走出去”跨界到資源回收、廣告、物流、便民商城、社區服務、大數據、云服務……從鋰電池生產到“易泊充”的充電樁服務、私家車位分時共享、停車服務等,現已逐步延伸到智慧城市服務,目前再生資源業務營收已經約30億、廣告業務一直在盈利,物流配送業務年底將實現盈利……如果有一天,桑德宣布環衛不再收錢,免費服務,我想大家不用奇怪,因為他在整個產業鏈的后端已經找到新的利潤池,如果利潤池足夠大,環衛就會成為免費通道業務。最近文一波先生在為桑德正名,說桑德并非環衛企業,而是互聯網云企業。大家知道,互聯網的特點是無邊界性,只有老大,沒有老二,就像只有阿里巴巴,不會再有第二個一樣,這是否暗藏著文總更大的野心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12

編輯: 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