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3-09-27 09:52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本文根據薛濤在E20的2022年年度總結會上的報告整理而成,時長約22分鐘,內容包括對2022年的回顧和2023年展望,以及薛濤個人的工作感想和組織行為學的一些體會。
2022年是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最難的一年,通過2022年的蓄勢,2023年迎來先抑后揚的局面。E20就是推大勢,就是看遠方的,要堅定地把E20推動的三力(影響力、公信力、領導力),尤其是領導力貫徹下去。
在個人發展層面,順和順利、權和權力、貴和貴重是三個近義詞還是三個反義詞,取決于個人的修為;在組織的選擇乃至個人的選擇中,加減乘除效率計算器要循環使用,在不斷地思考中間,使個人和組織,變得非常靈敏和有效率,帶來個體的效益提升和公司整體效率的提升。
要點速遞
01
如果說2022年是“砥礪前行蓄勢待發”的一年,2023年就是“融合創新突飛猛進”的一年,E20的創新業務和傳統業務會做更多融合創新,通過2022年的蓄勢,在2023年做到真正的咬合和突進。
02
公司的業務盤就像足球賽的中場,基礎業務相當于后衛,作為后衛的基礎業務怎么連接到創新業務的前鋒做整體的聯動,形成創新業務和基礎業務的互相促進?這需要團隊之間的循環力量。
03
踢足球特別符合組織行為學中的很多規律,如何在創新加上進攻的同時,保證整體場面控制和防守的穩健,這其實與一個企業的生命周期、二次曲線、穩健與創新之間的平衡是一樣的。
04
“順”、“權”、“貴”看上去是三個吉祥詞,順和順利、權和權力、貴和貴重這三對詞并不都是近義詞,它們是反義詞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05
順的時候要把“利”想明白,懂得利他,在本我和無我之間、利他和利己之間取得平衡,只有二元歸一,既要又要,才能使好運氣一直持續下去。順和順利這兩個詞做好了就是同義詞,做不好就是反義詞。
06
權力的“力”主要體現了控制力,當有力的時候,才能真正用好管理小職責的權。人們總說德不配位,其實是力不配位,德當然很重要,利他就在于德。但是沒有培養力,包括思考力、溝通力、判斷力等,就很難把權力發揮到最大,手里有了不能控制的權力,最后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權和權力兩個詞也是做到了就是同義詞,做不到還是反義詞。
07
我們都要在公司做一個貴重的人,不能成為一個貴的人。怎么才能做到一個貴重的人?就是能夠負擔責任,能夠抗住壓力,能給公司作出沉甸甸的貢獻。工作中沒有功勞苦勞,需要每個人不斷創新自己、提升自己和積極努力地奉獻,包括負重,這是人生的基本規則。貴和貴重做得好就是同義詞,做不好依然是反義詞。
08
加減乘除效率計算器在部門經理甚至個人做一些小的戰略選擇時都會用到,加減乘除做完正好是一個循環,效率計算器要在腦子里反復的轉,它是一個循環計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個人和組織的靈敏度和有效率,帶來整體效率的提升。
以下為正文(有刪改):
今年我的報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談談公司整體的工作進展,另一部分講一講個人工作感想以及組織中的行為學的一些體會。
2022年是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最難的一年,尤其以年底收官的2022固廢戰略論壇為節點,大家都在咳嗽中度過,使這屆論壇幾乎成為行業論壇的孤品,這是超越所有競爭對手的標志性極高的一年。
這一年的財務數據肯定是不如2021年。最近接觸的三四家企業,尤其技術類公司,沒有一個公司業績表現好的,中小公司是欠款,大家基本業績都是這樣。不少公司把2023年調整為計劃上市的元年,2022年大家都在共同面對外部環境的客觀難題。
0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E20的2022年是“砥礪前行蓄勢待發”的一年,我們有很多重要工作以及蓄能工作,在創新中要突破的重要節點的一些大事情在2022年都完成了。比如說我們的“雙百跨越”進入到國家標準系列,這件事情如果放在五年前,都會覺得那是多么遙遠的一件事情,非常不容易。
2023年E20的主題詞是“融合創新突飛猛進”。為什么用“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句話呢?我認為傅老師提出的產品化、行業的高質量,對待這些東西,有時候技術企業有點悲觀,不用擔心,E20就是推大勢的,我們就是看遠方的,企業之前都知道我們,會跟我們走在一起,所以要堅定地把E20推動的三力(影響力、公信力、領導力),尤其是領導力部分貫徹下去。
在這中間,E20的三大業務板塊,基礎業務、兩山板塊、賦能孵化三個板塊會更加緊密地咬合。我們的創新業務和傳統業務會做更多融合創新,通過2022年的蓄勢,在2023年做到真正的咬合和突進。
我們的業務盤就像足球賽的中場,基礎業務相當于后衛,作為后衛的基礎業務怎么連接到創新業務的前鋒做整體的聯動,形成創新業務和基礎業務的互相促進?這需要團隊之間的循環力量。
踢足球特別符合組織行為學中的很多規律,包括一個人的成熟,包括大家對運氣的看法,對命運的看法,對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合理看法。一個組織團隊的互相協調,以及在創新加上進攻和保證整體場面控制和防守的穩健之間如何尋求平衡關系?以及二八現象,在什么時間集中什么力量打殲滅戰?這些東西在足球場上都有。其實與一個企業的生命周期、二次曲線、穩健與創新之間的平衡是一樣的。
編輯: 李丹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天津創業環保、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