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3-08-23 09:44
來源: E20水網固廢網
作者: 薛濤
月影光如晝,銀霜茫茫;七夕會鵲橋,情意綿綿。
一年一歲,又見七夕,值此佳節,特推出《道德經》七夕版,愿諸君能品得愛情與婚姻真諦。
原文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1〕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譯文
天下人都說,“道”太廣大了,大到不像任何具體的東西。也正因為它的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東西。如果它像一種具體的事物的話,那么它就趨于細小而不是道了。我有三種寶貝,是應當永遠持有珍重的:第一是“仁”慈,第二是儉樸,第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仁”慈,所以能勇武;有了自我約束,所以能寬廣;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首長。現在丟棄了慈愛而追求勇武;丟棄了儉嗇而追求寬廣;舍棄退讓而追求爭先,結果就是走向死亡。慈愛,用來征戰就能夠勝利,用來守衛就會堅固。天將救助誰,就會用慈愛來保護它。
七夕節偶遇“三寶”
前三句譯文相對清晰,關于“大”,我在對《道德經》第二十五章的解讀里有詳細的解釋。像幾天前那樣拿著第一章“道可道”去折磨大家我也過意不去,因為今天要過七夕,簡單翻譯,就是“大”的意思。“道”太大,所以無法描述,這個就是“道可道 非常道”。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句讓我有點意外,感覺“修道”是精細而復雜的事,老子卻寫得如此孔子,可見這里應該是題眼。后面老子果然又對這三件事做了補充,說明它們重要而且不易行:“慈故能勇”,指的是“有道者”有了深刻的“慈”,必然不會膽怯,就能做到勇,這個也是大愛下的勇氣。而沒有“慈”的勇,大概率就是暴徒;“儉故能廣”,指能做到低調儉樸自然就會心懷天下,而沒有儉樸謙卑卻又心懷天下,大概率就是刻薄的暴君。
我在四十五天修煉期間,用兩日內四十五個小時完成對《道德經》第一章的解讀后,感覺奇經八脈突然通了一般,思路泉涌,由之前的每日磕經累得主動睡三四小時,變成了被它嗑得我經常徹夜難眠。昨晚自己抄了一晚上的“一生二、二生三”,早上突然就懂了為何王陽明的“止于至善“的“善”不是為了“善”,而是中庸。前幾日發了第一章的艱深解讀后,很多高手就指點我學《周易》或找帛書以全面深入原文。但我解《道德經》是為了“管理學”和商道,不為治學,我之行(商)基于我對管理的三大思考習慣(目的性、有限性、有效性),使得我成書、控己、知行合一,自然不會過度深入原意,也就自然符合了我的拿來主義的習慣,一切好像剛剛好,就是中庸,就是和光同塵,就是止于至善至美。此處,其實恰也因為目的在于“致良知“,考慮我的讀者的極限,合理的“奉”,此中盡含“真、善、美”。結果,今早就收到濟邦李競一老弟在文章下方的留言,是第一個準確說出我書的定位的知音。
讀道德經的管理學體會-上 | 終始:玄-有無-做好人解讀32
讀道德經的管理學體會-下 | 終始:玄-有無-做好人解讀32
結果早上騎車,突然又覺得對今天要校對的“三寶”的理解又深入了,之前完成的本章解讀稿件基本廢掉,奮筆疾書重寫一遍,恰逢七夕,簡直又是老子向我展示了“道”的魔力。
“慈”里的愛
“慈”,當然不是我們以為的慈悲,其實是“不仁”。如果想用心感受體會這個字,就可以想象母親如何盡心為孩子,不因為他不好、只希望他過得更好,不為自己占有他,只是愿意付出一切;可以想象情人真愛里的憐惜,眼里哪里有她的錯,錯了也是嬌恬,深愛里滿眼滿心都是歡喜,就是想她過得好,愛人之間必須平等,當然更不會有可憐。而如果是“仁”之愛,則依然是兩人(人二),還是有自己的“有”在里面,自然就會想:孩子心里怎么都是別人,都是ta的愛人,而我這個老母不是最重要的,于是矛盾就起來了。愛人之間則是:她怎么如此不講道理的自私,我這么辛苦卻不體諒我……于是各種計較,各種嫌棄,各種悔恨,鍋碗瓢盆間磕碎了當年相互淺薄的認知通過荷爾蒙匆匆粘連的愛情,更可惜的也有少數跨越認知的心靈溝通的真愛也被這樣迷失。這樣忘我的不仁之愛,為了被愛的奮不顧身,自然是完全可以想象的,這就是“慈故能勇”。
“可見,愛中有“仁”,就會造成居高臨下的擁有感、控制欲,由此夫妻間不得真愛,母子間為了控制,君民間最后就會出希特勒。“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之慈,不像《論語》要求百姓無私,就像我們對孩子,對真愛其實無個人所求。對管理者而言,真的有管理者真心向下負責,將屬下視同己出,怎么可能不達到“三Yu”〔2〕的境界?怎么可能還需要制度來強制?自己做不到,就說員工素質低,這恰恰不就是夫妻間的齷齪,母子間的悲涼?(具體可參見:《淺談環保人職業發展:管理三yu決與新三板》)。
“儉”中的管理“四前”
編輯: 李丹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天津創業環保、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