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3-05-04 11:29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在石油化工鏈加工中,我們測算,每年年產量13億立方米,水循環作用的提升空間依然存在,這是個優質區域。
上游的黑色金屬加工,也就是鋼鐵部分,房地產以及北方大氣治理產量逐步下降的,在這個領域可能沒有石油石化付費能力強,但是這兩年鋼鐵原材料價格上漲,局部又產生較好的付費甲方能力。
我們再到中游來看,中游中間最熱的電器制造行業,兩大方向,一個光伏、一個鋰電,至少八家公司我們圈層中的膜公司都進入了鹽湖提鋰這個領域,最近青島水務與禮思(上海)科技公司合作還突破海水提鋰的技術,海水提鋰解決了國際對中國鋰封鎖的問題。能源戰略中間鋰作為下一代“石油”,肯定是很多企業關注的對象。
光伏也是高速增長的領域,這是光伏項目的空間。這部分的產能是我們制造業一部分被壓制的情況下一個重點的支撐點。
光伏水處理的訴求具體不講了,光伏中的生產環節原水,對高品質水超純水的要求給優秀的膜工程公司帶來機會,這種機會甚至可以是投資運營的機會,很多企業也在關注。具體的廢水處理上又包括了含氟廢水、有機廢水等,
再來看下游,我們外移的產業主要在下游,外移到越南、墨西哥等。尤其是紡織、服裝、皮革生產等行業,出口占比都非常高。產業外移后,這些領域的資產和營收都在下降,如果以這些領域作為工業廢水治理的主戰場,自然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在這些行業中間我們可以看到,外需的影響大,內需目前無法振奮,所以整個的占比都在下降,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
實際上制造業下游這些消費品行業也在發生著一些變化。這與我提到的做食品加工廢水的企業河南綠豐,以及之前跟盈和瑞等企業交流的養殖行業的情況是一致的。伴隨基礎設施的冷鏈增量,伴隨老百姓生活方式的改變:沒有時間做飯以后,對凈菜和對預制菜的消費需求,以及疊加電子商務打通的末梢配給,實際上農業領域已經出現產品化和工業化的集約趨勢。農業的經濟作物和養殖產業其實比環保產業還略高級,農產品加工領域客戶優質度在增加,比如我們看到的牧原這十年的發展,溫氏已經不是最大的了,現在牧原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另外,政策上的一些要求,比如生豬不能各個縣之間轉移,所以每個縣都做自己的屠宰和粗加工廢水的處理。所以,這些下游的領域都在發生他們各自業態的變化。除此以外,釀酒領域無疑是大家都非常關注的一個領域,這是一個相對高端的領域,我們前兩年說過路德,做酒糟的資源化,對于原有農業小循環中酒糟拉出去喂豬不能干了。廢水也是一樣的,酒產地對于水環境要求比較高,又有錢(利潤高),所以釀酒行業的水處理自然是優質的“王”的客戶。所以,小細分下行業機會總是有的,尤其是像釀酒這個行業,利潤水平特別好。所以我們做工業廢水的公司,包括市政的投資運營的公司,確實要關注細分領域的機會,尤其釀酒這一類的細分領域。
最后,我們想設計出一些工具箱給大家思考,這是一個典型的常規工具,工業水里面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能力,外部環境考慮宏觀政策、行業周期、客戶質量、競爭格局、內部看技術實力、業績積累、產品鏈條、性價比,但其實每個領域的規則都不一樣。比如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有很多類似之處,但這兩個領域的競爭格局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想能不能再拿出一些邏輯分析圖呢?今天沒有時間演練,只是拿這幾張圖簡單的說一下,比如我們可以用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來看,分為弱、中、強。迭代速度過于快的,研發來不及,至少在投資上不敢下去。研發上以應用技術為主,那么可能就不敢做長周期的研發投入。縱向來看產能在擴張中、保持中還是縮減,外移的產業有沒有必要針對其廢水處理做研發?所以這張九宮格初步做我們企業的定位,無論做技術研發,工程技術投入,還是投資運營的商業模式,對不同的領域進行分析和拆解的方法。
編輯: 李丹
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沈陽工業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體污染治理工程技術應用中心村鎮水生態環境治理領域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環境部“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特聘顧問。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天津創業環保、碧水源、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
出版書籍有《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和《薛濤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其中,《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出版,2021年11月再版;《薛濤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2024年7月出版。
主要工作成果包括英國全球繁榮基金全國水務PPP示范項目典型案例研究 、城市水務市場化改革的進展與政策建議研究、貴陽南明河綜合整治(BOT+TOT)項目(北控水務) 、財政部第二批示范項目世行貸款寧波廚余PPP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