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1-10-28 15:20
來源: 綠茵陳
作者: 王凱軍
但是,近年由于黃河經常斷流水資源匱乏,所以種植面積銳減。濟南餐廚垃圾處理場位于濟陽。依托餐廚垃圾場,以廚余有機物厭氧天然發酵的沼肥,十方公司發展了稻鴨共作、稻蝦共生,化肥、農藥零施用的生態種植模式。
公司流轉了1300多畝水田,并且挖了30000立方米的沼液密封儲池,注冊了依水禾香農業生態園公司,作為目前國內首個大規模采用有機沼肥種植水稻的園區,極大地減少了化肥的使用率。
初步計算,如果一萬畝種植規模,大米每畝利潤5000塊錢左右,一萬畝大米就是四五千萬利潤。
對應200噸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投入沒有增加太多,可以從單純處理餐廚垃圾投資一個億,利潤1000萬元,變成增加五千萬元利潤。利潤增加了四倍以上。
這次跨界,可以走出餐廚垃圾競爭的紅海,初步走向生態農業的藍海。所以,沼肥的農業利用模式和利用土地流轉制度的創新,是打破邊界,尋求跨界融合的機會。
第三是互聯網時代的理念融合。
獨孤九劍在《互聯網思維》一書中提到,互聯網時代更重要的是,互聯網對于人們思維方式的改變?!霸诨ヂ摼W時代,干掉小偷的不是警察,是微信和支付寶”,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
基于這樣的思維邏輯,根據德魯克客戶理論,我認為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的真正客戶不是大家認為的支付處理費的政府,而是成千上萬個餐館。
餐廚垃圾行業現在是紅海,走向生態農業是初步的藍海。餐廚垃圾處理企業可以采取逆向物流的思路,成為為真正客戶提供綠色產品的供應商。
以濟南為例,餐廚垃圾處理的用戶有四、五千個餐館。如果每天僅僅為3000個餐館提供100kg價值1000元的食品,一天的產值就大于300萬元( 10億/年),那么企業就真正走向了寬廣無限的藍色大海。
這三個過程中,技術創新、集成是基礎,表現形式是技術開發、技術集成與創新能力,依賴于個人能力和單個公司的創新能力。我們大部分環保公司都是處于這一階段,甚至處于這一階段的初期。
我提出的第一次融合是基于技術融合,是技術之間、公司之間的融合,它依賴的是企業家的胸懷,是解決“破心中賊難”的過程,標志著企業不再以技術為導向,而是以盈利為導向的公司成熟標志階段。
第二次融合是跨界融合,它體現在行業之間、不同領域公司之間的合作,體現資源整合能力的成熟,是企業發展的高級階段;最后第三次融合是互聯網思維,要突破個人、超越行業,它依賴于理念創新,引用孔子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話,這就是企業家與企業達到爐火純青隨心所欲的階段。
如果我們餐廚垃圾處理企業不去做這個事,有一天其他行業的破局者進來了,實行降維打擊,傳統企業確實就沒有活路了。
根據這些基本分析,我為兩個公司提出解決盈利和企業發展建議:
十方公司的公司愿景是“化污染為資源”,是以厭氧技術轉化有機垃圾為能源同時處理廢物完成資源化的過程,公司定位是環(境)能(源)公司。嘉博文公司的公司愿景是“人棄我取,化腐朽為神奇”,公司通過有機垃圾中有機質堆肥處理產生有價值的肥料,同時完成有機垃圾無害化過程,公司定位是環(境)農(業)公司。嘉博文和十方在企業經營理念上高度一致,在技術路線上存在著高度的互補性。
雙劍合璧方法論
所以,這咨詢方案里,就大膽提出公司發展三個階段的方案,即:取長補短,自我完善;高度融合,自為一體;資本運作,一統江湖。
第一個階段,我希望兩大主流處理技術代表企業的技術(腐殖酸肥化和沼氣化技術),通過取長補短,相互改造對方的項目,完成項目的自我完善。具體建議,在零利潤或低利潤前提下,貫徹好氧堆肥與厭氧發酵高效有機結合。
第二階段,通過貫徹好氧堆肥與厭氧發酵高效有機結合,技術上高度融合,形成自為一體的技術體系,通過貫徹物質和能量回收利用原則,實現餐廚垃圾有機質完全資源化。
第三階段是順理成章的,也是雙方合作的前提,通過資本運作和整合,特別是引入財務投資人,整合成一個新公司。
這兩個公司分別在E20的評選榜單上名列榜首,合并后自然成為行業的頭部企業,一統餐廚垃圾市場的江湖前途可期。
當時,傅濤聽了這個報告之后,說這個項目策劃如果成功的話絕對是在環境界的大操作、大手筆,可以寫入教科書級別的案例。
黃衛華聽完以后感觸很多,他說,以前我們不做100噸以下的項目,現在雙劍合璧,把一個項目變成兩個項目,這樣100噸的項目,也是可以盈利的。
可惜的是,最后有幾個原因這個事情沒做成。
首先,既然兩個公司都認同這個策劃,也表示愿意合作,所以十方拿出青島項目,嘉博文拿出成都項目,雙方都派技術團隊進行了現場調研,說好大家互相做對方項目,都以成本價來做。但是,一報價,兩方都不愿意以成本價來做,所以這樣就很難做成。
在股權合作上,也存在問題。嘉博文由于前期的原因, PE倍數太高,兩輪資融資以后,股權已經高度分散,于家伊夫婦成了小股東,做不了投資商的主。所以,在股權合作上也很難進行。
關鍵時刻黃總又離開嘉博文到了北控清潔能源,所以,這個事兒就無疾而終。
由于雙方比較認可這個理念,嘉博文在后期宣傳中,一直聲稱厭氧和好氧相結合是他們十余年的理念。
十方這幾年比較低調,連專業會議都很少露面,但是我知道他們是不斷加強“內功修煉”。行研文章《數據實錘:餐廚垃圾到底賺錢不?》從第三方角度分析了十方的盈利情況:總的來看,2019年公司三個餐廚垃圾項目運營收入8575萬元,毛利27%。除煙臺項目17-18年凈利潤為負外,三大項目利潤表現不錯,尤其是19年度公司濟南餐廚項目營收達到5400萬,凈利潤更是突破1000萬,凈利率達到19%。處置費+粗油脂貢獻90%營收,沼氣燃氣化貢獻10%。拆分來看,三大項目的主要收入來源均為餐廚垃圾處置費+粗油脂銷售+沼氣精制燃氣銷售三大塊。這三塊在十方的三個項目均有不俗表現。
編輯: 趙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