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8-02-11 10:05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毛茂喬
無論是云計算還是邊緣計算,其目的是為了挖掘數據深層次的價值,這也正是智慧水務的核心使命。通過先進的計算方式對大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建立可靠的、契合實際的模型,對未來的情形進行預測,并不斷通過積累的數據修正、優化模型,以實現水量預測、水力計算、優化調度等真正智慧的功能,而不僅僅是做個“自動監測和可視化展示的空殼”。此外,水務大數據需要與其他行業的大數據(例如氣象、交通、健康)融合,在“智慧城市”的集合里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聯合高校,打造尖端智慧產品系統
除業內合作、跨界合作之外,與高校聯手也是一種很常見的戰略合作方式,從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打造尖端應用產品。西門子和清華大學集合在智慧水務領域的先進技術、解決方案以及行業洞察,將共同建立實驗室,探索城市水安全管理的創新模式,助力提升水安全的監控、預測、預警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西門子將向城市智能提供領先的數字化產品、解決方案、平臺及服務如水處理管理系統、泄漏檢測系統、模擬仿真系統、水安全信息駕駛艙等。
智慧水務不可一蹴而就,跨界合作加速行業演化
智慧水務的概念源于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水務的提出雖然已有數年,但一個概念從提出到真正被廣泛應用,是個漫長的發展過程,與之匹配的技術、產品設備的成本、接受程度、甚至試錯過程都需要緩慢演進。
水務集團多以“覆蓋與水相關的全產業鏈”為發展目標,憑借自身對水務專業度的理解與積淀,依托合作伙伴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邊緣計算上的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致力成為行業領先的智慧水務綜合服務型企業。
巨頭的強勢進入與萬億智慧城市、千億智慧水務的市場規模密不可分。隨著需求的逐步釋放和企業的快速發展,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對智慧水務精細化、系統化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行業整合加速。
未來智慧水務一定會出現更多的戰略合作。通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數據共享,雙方得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希望這些跨界者能給局內人帶來更廣闊的思路,加速智慧水務的發展與升級,縮短行業的陣痛期,重塑行業形態,實現合作共贏。局內人更當自強不息,將“水務的專業化”更好的結合上“智慧的先進化”,真正做到高效、經濟、智慧的運營管理。
【后記】筆者偶然在中國移動物聯網開放平臺上看到“二次供水聯網方案”和“智慧水務解決方案”,驚訝之余,感慨良多,遂寫此文,與同行探討。供水行業再不加速改革的步伐,就要面臨被其他行業顛覆的危險。“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再見都不會說”。在智慧水務風起云涌,眾巨頭爭先進入、紛紛布局的時代,談“跨界”恐怕已經意義不大了。
歡迎下方留言補充、討論。
原創稿件,歡迎轉載,轉載請聯系獲取授權。轉載時不得惡意刪改文章內容,違者必究。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 供水研究中心 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