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29 09:26
來源:成都環境集團
在中國遼闊的版圖上,長江奔騰浩蕩,黃河九曲回環,秦嶺逶迤蒼翠,巴山蜀水相映成畫。每一道山脊的褶皺,每一條江河的脈絡,都是文明的搖籃,亦是生命的根基。
近80年專注于水務環保產業,成都環境集團始終將“守護山河”刻入使命基因。
當污水流入再生水廠,經技術淬煉化作清流回補江河,我們以科技之力重塑水的循環;當生態工程凈化流域,智慧監測系統實時捕捉水質波動,我們以匠心之筆修復河川肌理;當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點“廢”成金,我們以綠色動能激活人與自然的共生密碼。
在這里,山川河流不僅是地理坐標,更是環境人躬身踐行的戰場。
成都環境集團公眾號推出【山河環境】專欄,以山河為卷,以實干為墨,書寫成都環境集團的生態守護答卷。
城市是一座巨大的森林,樹葉可以自然腐朽,但更可以變成光與熱回到山川之中。成都市每年有數百萬噸生活垃圾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垃圾圍城”的窘境曾讓人屏息,再看今朝,在“無廢四川”的理念指引下,在“五大強企”的行動進行中,城市生活垃圾的“點金術”正在加速提升核心質量。
就在3月,再生能源公司萬興環保發電廠成功入選2024年度市級“無廢城市細胞(無廢工廠)”。再生能源公司萬興環保發電廠始終堅持以“智能化”推動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藝智慧控制,以“資源化”推動垃圾處理終端高速發展,以“能源化”謀定“固廢協同處理”前端市場拓展及技術研發,以“低碳化”加速企業工藝設備節能減排提質改造。
自主創新:積累運行經驗,加速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工作
在日復一日的生產運行中,再生能源公司萬興環保發電廠積極探索行業先進技術,堅持自主創新,對生產工藝優化、設備性能提升相關技術進行了持續的、深入的鉆研實踐,自主研發“脫酸系統降耗”、“SNCR系統增效減耗”二類成果應用,大宗耗材年度消耗量降低30%;逐步完成“余熱鍋爐改造”、“NOx深度治理”等節能減排改造,鍋爐年運行周期提高20%,經濟效益、減排效果顯著提升;目前僅一廠已取得實用新型專利8項,申報中10項。
多源協同:引領行業垃圾焚燒發電協同處置技術發展方向
2020年以來,我們持續將“多源化協同處理”技術作為未來發展方向,進行相關技術積累及應用工作,完成城市排水污泥、餐廚殘渣等,城市管理委員會許可的廢棄物協同處理技術積累,形成相關技術方案3項,實現市場拓展營收累積4000余萬元;編制《成都萬興電廠一般工業固廢協同處置試點方案》,成為成都市“一般工業固廢協同處置”第一批次試點項目。
智慧應用:人工智能正在工藝的每個角落“熠熠生輝”
2023年我們建成“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對2萬余個設備工況測點進行實時采集,并智能分析輔助生產,伴隨“數字孿生”同步研發,提升電廠智能化管理水平;2024年我們聯合清華大學科研團隊研發智慧焚燒控制系統,開發垃圾焚燒發電工藝“垃圾庫管理-自動燃燒控制-自動煙氣凈化”全流程的人工智能模型,減少人工干預,提升全廠自動化率;“智慧電廠”的光芒正在照向我們生產的各個環節。
跟隨集團“一四五五”發展戰略堅定前行,再生能源公司萬興環保發電廠將繼續深入探索行業先進技術經驗,創新優化節能減排、多源固廢資源協同處理技術路線,以“創新引領年”為指引,當好“公園城市示范區”環保衛士。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