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23 14:32
來源:上海環境集團
2025年4月21日,第二十六屆中國環博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啟幕。本屆環博會共吸引22個國家和地區的2200余家企業參展,聚焦細分領域深化創新,通過技術展示、供需對接與思維碰撞,推動環保產業向精細化、高質量方向升級。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上海環境集團受邀亮相本屆環博會。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瑟瀾出席開幕式并參與行業發展研討,聚焦環保產業前沿趨勢分享見解。同期,副總裁鄒廬泉接受上海電視臺專訪,深度解讀集團技術創新與實踐成果;董事會秘書董政兵現場指導布展工作,并親切慰問一線參展團隊。
上海環境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瑟瀾出席開幕式
展會首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于會文在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柏國強、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蘇國棟等陪同下,蒞臨上海環境集團展臺調研指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瑟瀾向領導一行全面匯報了集團在環保技術研發、項目運營管理等方面的階段性成果,重點介紹了自主創新的FAST工藝(飛灰爐內低碳協同減量和無害化處理技術)及其在固體廢物循環利用中的實踐成效和全面承載上海環境集團“從工業末端到城市綠心”生態轉型愿景的“SEEPARK”業務流程沙盤。隨后,王瑟瀾董事長接受E20環境平臺專訪,圍繞環保產業綠色轉型、低碳技術賦能等行業熱點議題,結合集團實踐經驗進行深入闡釋與交流。
王瑟瀾董事長蒞臨 E20 環境平臺展位
上海環境集團在固體廢物處理領域的創新成果引發多方關注。上海環境集團副總裁鄒廬泉就FAST工藝技術原理、余熱供熱系統應用等內容接受上海電視臺專訪,詳細解讀技術突破對行業綠色發展的推動作用。
上海環境副總裁鄒廬泉接受上海電視臺專訪
上海環境董事會秘書董政兵現場指導布展工作
申能集團相關負責人專程到訪展臺,與集團技術團隊就FAST工藝的技術原理、應用場景及產業化合作模式展開務實研討。技術團隊重點介紹了該工藝通過“脫鹽除重 — 協同熱處理 — 分鹽回收”閉環體系實現飛灰“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核心路徑,并與來訪嘉賓就行業技術協同創新、業務合作方向交換了建設性意見。
2024年4月,上海環境集團正式注冊 “SEEPARK” 商標,通過能源共享、資源循環、低碳管理等多維舉措,打造一個有效降低區域碳排放強度,同時以開放姿態培育公眾低碳意識,賦能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標桿園區品牌。目前,上海環境正以天馬園區為載體,持續傳遞 “SEEPARK” 品牌生態價值與示范效應,助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格局,為城市低碳發展提供可借鑒的 “上海方案”。本次展會,上海環境集團首次以3米×2.5米業務流程沙盤全景展示以“SEEPARK”為核心理念的城市環境治理新面貌,突破傳統工業場景封閉性,通過建筑模型與動態裝置融合,將隱蔽的末端處理設施轉化為可感知的綠色開放空間。沙盤既展現了園區能源資源共享、低碳管理的減碳實踐,也凸顯其以開放平臺推動低碳普及的引領作用。
在今年上海環博會上,上海環境集團以自主研發的FAST技術(飛灰爐內低碳協同減量和無害化處理工藝)重磅亮相,成為行業焦點。這項與同濟大學歷經兩年多聯合攻關的創新成果,實現國際技術首創且水平領先,為城市固體廢物處理提供了突破性解決方案。FAST工藝構建“脫鹽除重—協同熱處理—分鹽回收”閉環處理體系:通過精準脫鹽除重技術靶向去除飛灰中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利用協同熱處理大幅削減二噁英等污染物,創新分鹽回收工藝實現工業鹽資源高效利用,全程實現廢水、廢氣、廢渣合規處置。與傳統技術相比,FAST工藝突破“依賴廠外設施”的局限,可在生活垃圾焚燒廠內原位完成飛灰處理,有效解決傳統技術區域分布不均、對外依存度高等問題,同步實現節能降碳目標,為垃圾焚燒飛灰處理開辟“廠內循環—資源再生”全新路徑。作為“無廢城市”建設的關鍵技術突破,FAST工藝以全流程閉環治理模式,推動飛灰處理從“末端處置”向“源頭治理”轉型,為城市低碳發展和固體廢物循環利用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范式,助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新格局。
展會同期舉行的“2025中國環博會TOP100 榜單”頒獎典禮上,上海環境集團憑借在技術創新、產業示范、生態治理等領域的綜合實力,榮膺榜單前六甲。這一榮譽既是對集團多年來深耕環保領域的肯定,也彰顯了其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中的標桿作用。上海環境集團通過高層互動、技術展示、成果發布,全方位展現了“技術引領 + 模式創新”的發展路徑,未來將繼續以FAST工藝、天馬園區等為載體,輸出更多可復制的“上海方案”,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力量。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