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27 08:34
來源:中國政府網
3月23日至24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舉行。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數據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發聲,釋放政策信號,信息量很大。
生態環境部:
五方面發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郭芳對與會海內外嘉賓表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從5方面發力:
一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分級分類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發展高地,一體推進美麗城市、美麗鄉村建設。加快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
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分階段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積極穩妥有序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范圍,逐步擴展至化工、石化、民航、造紙等行業,探索碳排放配額有償分配等政策實施路徑。增加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項目供給,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公開、與國際接軌的全國統一自愿減排交易市場。
三是加快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開展新能源等前沿引領技術儲備和關鍵技術攻關,推動多污染物協同減排、深度治理等技術成果集成與示范。研究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加強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
四是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加大對綠色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支持力度。研究完善綠色稅制,發揮環境保護稅調節作用。
五是加強環境氣候國際合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加強綠色投資和貿易合作,提高對外投資項目環境可持續性,加大綠色低碳產品進出口。
財政部:
打好政策“組合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持續發力
今年實施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一個鮮明特點是統籌用好政府債券、財政貼息、專項資金、稅費優惠等各類政策工具,并加強與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的協同,打好政策的“組合拳”。在政策發力重點上,今年將聚焦高質量發展的薄弱環節和經濟循環中的堵點難點,加大支持力度。
今年財政政策的著力點,首要任務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我國擁有全球最具潛力的超大規模市場,消費增長空間十分廣闊。中央財政拿出真金白銀,從供需兩側發力提振消費。根據預算安排,今年我國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000億元,比上年增加3000億元,其中,8000億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5000億元用于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
今年共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資金規模比去年翻了一番,有助于直接降低消費者購物成本,并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費相結合,通過提高養老金水平、發放醫療補貼等方式,不斷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
工業和信息化部:
四方面舉措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工信部將從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打造協同創新生態四方面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將深入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布局一批新的國家科技重大項目,支持外資企業在華設立研發中心。
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推動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支持外資企業在華創新創業。?
將出臺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建設國家技術交易服務平臺和國家制造業中試平臺。?
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創新要素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加速流通,加快構建若干開放多元的創新“小生態”,共同繁榮全球融合發展的“大生態”。
國家數據局:
以高質量數據促進人工智能發展
國家數據局積極推動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持續增加數據供給,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賦能千行百業,打造包容開放的創新環境。
高質量數據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將會進一步發揮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倍增效應。“人工智能+”行動到哪里,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和推廣就要到哪里。國家數據局將強化公共數據資源登記管理,規范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實施,建立授權運營價格形成機制,積極引導做好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工作。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