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23 13:28
來源:生態環境部
我們還強化與主要核能國家核安全監管機構的緊密合作,與22個國家簽訂了核安全合作協議。我們與國際同行積極分享AP1000、EPR、華龍一號、玲龍一號等全球首臺核電機組安全監管經驗,為相應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比如法國,是世界核電大國,核電機組數量長期位居世界第二,我國的大亞灣核電站就是引進法國技術,法國的核電發展和核安全監管曾是我們長期學習的目標。2023年11月,時任法國核安全局多羅祖克局長來訪,在參觀我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后,與董保同副部長交流時,多羅祖克先生感慨地表示:“我是帶著崇敬的心情與中國同行進行交流”。這話當然有禮貌客氣的成份,但總體上說,我國的核安全監管已得到國際同行的充分肯定與認可。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開放合作,推動建立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深入參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等國際組織活動,加強與有關國家、地區的雙邊合作、區域合作,繼續為全球核安全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
謝謝。
明確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弄虛作假“情節嚴重”判定標準(答問八)
經濟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偽造排放檢驗結果或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情節嚴重判定標準的意見》,能否介紹一下出臺文件的背景,以及在未來工作中將發揮哪些作用?
裴曉菲:謝謝您的提問。機動車尾氣是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據測算,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34%,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已經成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舉措和必然要求。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是機動車環保達標監管的重要環節,這些機構一旦弄虛作假、故意“放水”,將會導致超標車輛上路行駛,造成環境污染。
近年來,部分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為追求經濟利益,通過篡改數據、偽造報告等手段弄虛作假,嚴重破壞市場秩序,嚴重影響空氣質量改善。去年9月起,生態環境部會同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專項整治行動,依法嚴肅查處了一批出具虛假報告、進行虛假維修的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偽造機動車排放檢驗結果或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的,由縣級及以上生態環境保護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負責資質認定的部門取消其檢驗資格”。為了細化處罰依據,加大對違法行為的震懾力度,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出臺了《意見》,明確了“情節嚴重”的判定標準:包括構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兩年內重復實施違法行為、偽造排放檢驗結果或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涉及10 輛以上車輛、造成重大環境影響或社會影響以及其他依法應當認定為情節嚴重等5類情形。對于符合上述情節嚴重情節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嚴格處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取消其檢驗資格。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緊盯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弄虛作假等突出問題,聯合相關部門加大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力度,嚴懲違法行為,堅決遏制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造假亂象,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提供有力支撐。
謝謝。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