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27 09:17
來源:遼寧省住建廳
近日,遼寧省住建廳印發《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5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計劃》(以下簡稱《工作計劃》)的通知。《工作計劃》提出發展裝配式建筑,保持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比30%以上。《工作計劃》還提出,2025年將印發《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布局規劃》,推進建制鎮污水處理建設和改造。
近日,遼寧省住建廳印發《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5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計劃》(以下簡稱《工作計劃》)的通知。
《工作計劃》提出發展裝配式建筑,保持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比30%以上。計劃如下:一是編制《“十五五”遼寧省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規劃》,指導各市提升智能建造適宜技術在工程項目的應用比例。二是強化試點帶動,將政府投資的大型房建項目納入試點范圍,推動智能建造多場景應用。三是培育一批智能建造骨干企業,推廣一批智能建造多場景應用項目。
《工作計劃》要加強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0%,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5%以上。計劃指導各地加大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力度,下達2025年全省城市老舊排水管網改造計劃,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嚴格排水許可管理,加強對管網的專業化運行維護,推進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項目更新改造,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和污泥資源化利用比例,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
《工作計劃》計劃在2025年完成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一是進一步健全住建領域城市水體巡查機制,指導各地持續開展巡河、水質監測等工作,鞏固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二是推進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抽查復核縣級城市黑臭水體,強化幫扶指導和跟蹤督導,防止返黑返臭。
《工作計劃》還提出,2025年將印發《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布局規劃》,推進建制鎮污水處理建設和改造。將編制規劃,統籌布局全省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加強現有污水處理設施監管,推進停運設施更新改造,加快推進在建設施項目建設進度。探索建立縣域生活污水統管統運新模式。
2025年,通過開展建筑垃圾領域集中整治和常態化專項排查整治,構建事前事中事后發現和查處的整治機制,逐步降低建筑垃圾違法違規運輸、利用和處置問題發生,建筑垃圾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各市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推動居民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完善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特別是尚未建設廚余垃圾處理設施的城市,要抓緊推動項目建設。同時,合理布局分類投放設施,補齊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設施設備短板。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網點與廢舊物資回收網點“兩網融合”。
2025年,遼寧省將指導各市進一步加強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管理,健全滲濾液處理臺賬的記錄和存檔工作,確保滲濾液處理設施每天正常運轉,滲濾液調節池低位運行、無外溢風險。
遼寧等省份推出智能建造計劃,指導各市提升智能建造適宜技術在工程項目的應用比例,并積極推動智能建造多場景應用。可見智能化意成為了各行各業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只有擁抱這一趨勢才能更好地抓住發展的機會。3月27- 28日,“2025(第二十三屆)水業戰略論壇” 將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在現場眾多大咖云集,將共同探討環保企業在智能化趨勢下,如何抓住機遇,謀求發展!
以下為正文:
關于印發《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5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計劃》的通知
廳內各處室:
現將《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5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5年3月24日
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5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計劃
為深入落實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按照《遼寧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遼委發〔2022〕8號)和《遼寧省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遼委辦發〔2021〕18號),對照《關于印發遼寧省貫徹落實〈關于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遼環發〔2023〕43號)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2025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全面振興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準確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工作方針,聚焦建設美麗遼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做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推動全省住建領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工作目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納入廳黨組 理論學習中心組 和各支部學習計劃,認真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三管三必須”,主動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工作措施: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納入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結合住建工作實際進行充分研討,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運用“三會一課”等形式,組織全廳各級基層黨組織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新發展理念等內容,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入腦入心、走深走實。二是研究部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組會重要議題,及時安排傳達學習,對貫徹落實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廳黨組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研究部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美麗遼寧建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重點工作。三是督促黨員干部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確保黨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廳黨組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決策部署要求落實到位。
責任領導:廳長負總責,各分管廳領導分工負責
責任處室:機關黨辦、辦公室、相關業務處室
(二)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
工作目標:2025年底,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工作措施:一是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統籌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對具備改造價值和條件的居住建筑要應改盡改,進一步優化建筑用能結構。二是開展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宣傳周活動,通過多方式多維度普及建筑節能降碳知識。三是公布實施綠色建筑相關工程技術地方標準。責任領導:童錫鋼責任處室:科技處
(三)發展裝配式建筑
工作目標:保持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比30%以上。
工作措施:一是編制《“十五五”遼寧省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規劃》,指導各市提升智能建造適宜技術在工程項目的應用比例。二是強化試點帶動,將政府投資的大型房建項目納入試點范圍,推動智能建造多場景應用。三是培育一批智能建造骨干企業,推廣一批智能建造多場景應用項目。
責任領導:畢慧
責任處室:建發處
(四)在房屋建設和市政工程中推廣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和膠粘劑
工作目標:推廣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和膠粘劑。
工作措施:編制新技術新產品推廣目錄,推廣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和膠粘劑。
責任領導:童錫鋼
責任處室:科技處
(五)城市供熱區域熱網互聯互通,淘汰或關停整合燃煤供暖鍋爐
工作目標:全省城市供熱區域熱網互聯互通率達到50%;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區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工作。
工作措施:一是將推進供熱老舊管網和熱網互聯互通建設工作納入《2025省政府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并列入省政府工作考核內容,推動各地高度重視、加快改造建設。二是推進供熱老舊管網改造,下達2025年城市供熱老舊管網更新改造計劃,指導各地按計劃組織項目建設,確保項目盡快開工、早日建成投入使用。三是組織召開全省供熱工作會議,部署推動供熱管網及設施更新改造及熱網互聯互通建設,進一步提升熱源熱網穩定運行保障能力。四是大力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淘汰城市建成區35蒸噸以下的燃煤供熱鍋爐。
責任領導:祁向國
責任處室:公用處
(六)建筑工程施工、市政道路、堆場、裸露地面等揚塵管控
工作目標:提升建筑工地揚塵監管水平,實現綠色施工、文明施工。加強環衛作業揚塵管控。
工作措施:一是強化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加強進出場地運輸車輛管理,落實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揚塵污染防治責任,做好在建建筑施工噪聲污染防治。二是提升市政道路機械化清掃水平,有效防治道路揚塵污染。
責任領導:王光輝、路金波
責任處室:質安處、城管局
(七)與省生態環境廳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監督地方政府已確定由地方城管部門負責的社會噪聲污染、建筑施工噪聲污染、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露天燒烤污染、城市焚燒瀝青塑料垃圾等煙塵和惡臭污染、城市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煙塵污染、燃放煙花爆竹污染等城市管理方面的行政處罰工作。
工作目標:指導地方政府已確定由地方城管部門負責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全面落實,進一步加強相關城市城管部門承接的社會噪聲污染、建筑施工噪聲污染等8項行政處罰工作。
工作措施:一是指導各市城管執法部門依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中直有關單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清單>的通知》(遼委辦字〔2020〕19號)精神和部門三定方案,全面落實屬地政府明確由城管執法部門負責的涉及以上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中的行政處罰工作。二是加大重點領域的違法處罰力度,對通過投訴舉報等途徑接到的案件線索,特別是對人民群眾生活影響較大、反映較多、問題突出的領域,要加大力度進行排查,對查證屬實的,嚴格依法依規作出處罰。三是強化協同配合,加強與生態環境部門的溝通協調和協同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各負其責、齊抓共管、互動有力、運轉高效的工作格局。
責任領導:路金波
責任處室:城管局
(八)加強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工作目標: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0%,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5%以上。
工作措施:指導各地加大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力度,下達2025年全省城市老舊排水管網改造計劃,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嚴格排水許可管理,加強對管網的專業化運行維護,推進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項目更新改造,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和污泥資源化利用比例,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
責任領導:祁向國
責任處室:城建處
(九)鞏固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成效
工作目標:完成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
工作措施:一是進一步健全住建領域城市水體巡查機制,指導各地持續開展巡河、水質監測等工作,鞏固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二是推進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抽查復核縣級城市黑臭水體,強化幫扶指導和跟蹤督導,防止返黑返臭。
責任領導:祁向國
責任處室:城建處
(十)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的統籌推進、技術指導和監督管理
工作目標:印發《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布局規劃》,推進建制鎮污水處理建設和改造。
工作措施:編制規劃,統籌布局全省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加強現有污水處理設施監管,推進停運設施更新改造,加快推進在建設施項目建設進度。探索建立縣域生活污水統管統運新模式。
責任領導:王光輝
責任處室:村鎮處
(十一)鞏固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城市節水工作
工作目標:全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力爭控制在9%以內。
工作措施:一是開展全省城市供水水質檢測,做好城市供水水質安全保障。二是下達全省城市老舊供水管網改造計劃,扎實推進供水管網及設施設備更新改造。
責任領導:祁向國
責任處室:公用處
(十二)做好大伙房水源保護相關工作
工作目標:配合做好大伙房水源保護相關工作,指導保護地區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整治。
工作措施:指導水源地保護地區謀劃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設施建設項目,開展春季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整治和冬凈行動。指導水源地保護地區有條件的縣(市、區)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擴大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市場化覆蓋面。
責任領導:王光輝
責任處室:村鎮處
(十三)城鎮建筑垃圾處置
工作目標:2025年,通過開展建筑垃圾領域集中整治和常態化專項排查整治,構建事前事中事后發現和查處的整治機制,逐步降低建筑垃圾違法違規運輸、利用和處置問題發生,建筑垃圾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工作措施:一是完成并實施城市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二是強化城市建筑垃圾產生核準和處理方案備案制度,做到“應核盡核”。三是開展常態化排查整治工作,發現并整改違規偷排問題。四是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全省建筑垃圾違規偷排、傾倒、堆放問題進行暗訪,發現問題及時轉各地主管部門限期整改。
責任領導:路金波
責任處室:城管局
(十四)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工作目標:各市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推動居民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工作措施:一是加強黨建引領。指導各市制定出臺黨建引領垃圾分類工作的文件,建立市、區、街道、社區黨組織四級聯動機制,號召黨員干部帶頭參與垃圾分類。二是加強設施建設。完善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特別是尚未建設廚余垃圾處理設施的城市,要抓緊推動項目建設。同時,合理布局分類投放設施,補齊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設施設備短板。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網點與廢舊物資回收網點“兩網融合”。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創新活動載體,組建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和宣講團,廣泛開展宣傳活動,重點做好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實施生活垃圾分類“進機關、進校園、進醫院”。四是加強對口協作。實施推進省內城市垃圾分類工作“1+6”對口協作,充分發揮沈陽市、大連市引領示范作用,分別與6個城市開展對口交流協作,推動其他城市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
責任領導:路金波
責任處室:城管局
(十五)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置
工作目標:防范垃圾滲濾液污染風險。
工作措施:指導各市進一步加強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管理,健全滲濾液處理臺賬的記錄和存檔工作,確保滲濾液處理設施每天正常運轉,滲濾液調節池低位運行、無外溢風險。
責任領導:路金波
責任處室:城管局
三、相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廳黨組帶頭抓好理論學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抓好住建領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廳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要聽取各責任處室工作進展情況,督導各處按期完成目標任務。各責任處室要高度重視所承擔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務,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完成2025年度目標任務。
(二)制定細化措施。各責任處室要對照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針對各項任務制定措施,明確重點任務和完成時限,持續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各項任務落實,做好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各項準備工作。
(三)強化協調督查。廳黨組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組織協調,調度工作進展情況,掌握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責任處室定期向廳黨組報告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