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2-11 09:37
來源: E20水網固廢網
作者: 趙利偉、徐冰冰
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北京上善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小軍指出,2024年中國環境產業開啟了新的產業化周期,未來的時代一定是并購重組的時代!如果要想做強環境產業,并購重組一定是重要的抓手。業務協同和產業鏈協同將成為并購方并購重組的主要考量因素,頭部企業可能更傾向于通過并購重組優化業務結構,進一步聚焦夯實主業,做一些資產變現,或是戰略布局新領域。
環保行業收并購活躍的背后,一是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政策“大年”,繼新“國九條”之后,證監會發布“并購六條”,政策向“硬科技”、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傾斜,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轉型升級。二是,國內IPO階段性收緊,直接促進了并購重組市場發展。行業內,通過并購實現科創轉型或在產業鏈上做大做強,是當前收購方的主要訴求。而從標的方的立場來看,因IPO節奏放緩、產業周期甚至投資人回購等剛性條件下,被并購也逐漸成為主流選擇。三是,“缺錢”是2024年環境企業主題詞匯之一。資本市場遇冷、融資困難、應收賬款高企、市場需求減弱帶來投資下行甚至引發資金鏈風險等一眾因素進一步催生行業里激烈的并購重組,環保資產買賣活躍。
不止國內市場,隨著環保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環保行業的國際化趨勢更加明顯,國際性資產并購增多也是大勢所趨。雖然中國環保行業的國際化大幕才剛剛拉開,但可以預見,跨境并購不僅是未來市場擴張的手段,更是塑造全球化商業生態的重要工具。
相關鏈接:
也談訴前財產保全——從海天水務擬收購的宜春水務51%股權被訴前保全談起
“環境產業并購機遇辨識及風險管控”——第六次環境產業資本主題沙龍
07 國辦發文推進韌性城市建設,供排水一體化大踏步前進
其實,行業洗牌整合加速,集中度增強也是高質量發展的一種表現。說到高質量發展,不得不提韌性城市建設。
近些年來,“打造韌性城市” 已成為城市建設領域的焦點話題。2024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著重強調因地制宜對城鎮供水排水、地下綜合管廊等市政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與智能化管理,凸顯了供排水在韌性城市建設中的關鍵地位。
供排水一體化的發展離不開管網的建設,這些年來愈發得到重視。早在2023年12月,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強調,建設城市地下管網是城市的 “里子” 工程,要面子與里子并重,且更應重視里子。
溢流污染是其中一大備受關注的問題。2024年3月,住房城鄉建設部等 5 部門發布關于加強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的通知,首次明確 “鼓勵建設雨季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設施”,彌補了過往市場化項目中該類設施管控的政策空白。
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生態市政院院長王家卓在 “2024(第十六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 上提出,應正確認識各種排水體制的優劣,摒棄簡單認定合流制不好、分流制好的觀念,避免一刀切地推行雨污分流改造,同時呼吁出臺針對合流制排水系統的監管方式與污染控制技術標準和指南。
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行業對健康體制機制的需求愈發迫切。
E20 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E20 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在 “2024上海水業熱點論壇” 上指出,供排一體化在經濟性和可持續性方面表現相對良好,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排水公司收款難的問題,尤其在長江流域、珠三角地區以及省會城市的水務集團中,供排一體化的探索行動正在積極展開。
在供排水一體化的探索中,湖南省走在了前列。
2024年12月30日,長沙市城區排水事務中心與水業集團簽訂移交協議,將城區25座污水提升(合建)泵站、52.5公里管網運營權正式移交水業集團,城區排水一體化改革再次取得重要進展。
湖南省還在推進按效付費上做出了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24年12月,湘潭市住建局與湘潭中環污水有限公司簽訂了“按效付費”協議,標志著湘潭市的城市污水處理由之前的“按量付費”全面轉變成“按效付費”模式。
薛濤指出,從整個系統優化考核的視角來看,按效付費必定是未來實施的重點,但是中間也有很多難點。主要的難度是在按量付費走向按效付費的過程中,計量方式、財務成本以及包括雨水處理等方面的計算問題有待明晰。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