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1-13 11:02
來源:CE碳科技?
作者:中城環境徐海云
2010-2022年我國衛生填埋場的數量和生活垃圾填理量均呈現下降趨勢。在填埋處理發展過程中,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屬于薄弱環節之一,需重點關注。與此同時,生活垃圾填埋場排放的甲烷是全球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需要積極開展填埋氣體回收利用。
對我國生活垃圾填埋處理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2010-2022年,我國衛生填埋場的數量和生活垃圾填理量均呈現下降趨勢。在填埋處理發展過程中,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屬于薄弱環節之一,需重點關注。
與此同時,生活垃圾填埋場排放的甲烷是全球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需要積極開展填埋氣體回收利用。
近些年,雖然原生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逐步被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替代,但生活垃圾填埋場仍然是生活垃圾處理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需要保障填埋場合理剩余容量,以避免建設應急填理場,提高生活垃圾處理的韌性。
生活垃圾處理可劃分為3種方式,即回收利用、焚燒處理與填埋處理。
先進國家垃圾管理戰略即垃圾處理方式的選擇原則如下:首先是盡可能避免產生垃圾,產生垃圾后盡可能進行回收利用,其中包括盡可能對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進行堆肥處理;其次是盡可能對可燃物進行焚燒處理并進行余熱利用;最后是對不能進行其他處理的垃圾進行填埋處理。
這里“盡可能”的含義是以經濟條件許可為前提。回收利用后的剩余垃圾處理主要有衛生填埋、焚燒兩種處理方式,為了對剩余垃圾進行最大化資源利用和能源利用以及減少建筑垃圾填埋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宜優先發展帶有余熱利用的垃圾焚燒處理技術,積極推進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我國生活垃圾管理的原則是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這與先進國家垃圾管理戰略的原則一致。
我國生活垃圾填埋處理發展情況
1.1衛生填埋場的數量變化
根據2023年住建部城鄉建設統計年鑒公布的統計結果,截至2022年底,我國內地運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有1401座,其中695個設市城市運行的生活垃圾衛生填理場444座,1481個縣城運行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957座。
2010-2022年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數量變化如圖1所示,2019年運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數量最多,達到1885座,其中679個設市城市運行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652座,1516個縣城運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場1233座;2022年運行的衛生填埋場數量與2019年相比顯著下降,降幅達到25.7%,其中城市運行的衛生填埋場數量下降31.9%,縣城運行的衛生填埋場數量下降 22.4%。
圖1 2010-2022年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數量變化
1.2 生活垃圾填埋量變化
根據我國內地2010-2022年生活垃圾填埋量變化(圖2)可以看出,2011年我國內地生活垃圾填埋量為1.98420x108t,達到高峰值,2022年我國內地生活垃圾填埋量為5.94200x107t,與2011年相比下降70%;2017年生活垃圾衛生填埋量為1.71605x108t,達到高峰值,其中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量1.20730x107t,縣城生活垃圾衛生填埋量5.08750x107t;2022年我國內地生活垃圾衛生填埋量5.86550x107t,其中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量3.04320x107t,縣城生活垃圾衛生填埋量2.82230x107;2022年生活垃圾衛生填埋量與2017年相比下降65.8%,其中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量下降74.8%,縣城生活垃圾衛生填埋量下降 44.5%。
圖2 2010-2022年生活垃圾填埋量變化
1.3 生活垃圾填埋處理結構變化
目前,我國內地運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大多達到衛生填埋場建設要求。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在全部城市填埋場的占比為72.1%,縣城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占全部縣城填埋場的比例為24.9%;2018年分別提高至98.0%和91.5%;2022年城市、縣城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占其全部填埋場的比例均為98.0%以上(圖3)。
圖3 2010-2022年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比例變化
隨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的快速發展,我國內地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量占比(不包括廢品回收部分的剩余垃圾處理量)快速下降。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量占比為84.2%,縣城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量占比為97.6%,城鄉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量占比為88%:2022年分別下降至12.6%、42.9%、19.1%,如圖4所示。
圖4 2010-2022 年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量占比變化
1.4 填埋場滲濾液處理
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新標準CB16889-2024將于2024年9月1日實施)有關滲濾液處理排放的要求較高。從技術上分析,填埋場垃圾滲濾液處理要達到GB16889-2008中2級以上標準,就需要采用膜處理技術,一方面處理成本較高,另一方面膜處理后產生的濃縮液會進一步推高處理成本;此外,高大量滲濾液產生的條件下,即便處理技術工藝能夠達標,滲濾液處理成本也可能難以負擔。因此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是許多填埋場建設和管理較薄弱環節之一,并成為近些年中央環保督察重點關注的內容。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