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8-26 09:44
來源:綠谷工作室
作者:綠茵陳
經營產生虧損的公司有9家(美晨生態、中金環境、雪浪環境、興源環境、啟迪環境、博世科、海新能科、節能鐵漢、*ST東園),其中巨虧公司為東方園林(*ST東園)、啟迪環境,一些年份虧損金額在50億元以上。此兩家公司因前期承接PPP項目過多,導致混改后仍然無法實現盈利,東方園林更是三年巨虧近120億元,已進入退市整理期。
另外,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這一指標上,碧水源、博世科以及興源環境這三家企業在最近三年的時間里實現了連續增長和提升。特別是碧水源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顯著改善,從2021年的-16.28億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3.31億元,增幅120.33%。
與此同時,有十余家公司現金流維持穩定,未出現明顯波動。在這些公司中,中金環境、富春環保以及啟迪環境表現較為出色,其現金流情況在可比企業中較為突出。
在引入國資之時,這些公司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經營困難或財務壓力,有一些公司在國資幫助下,打了一個翻身仗,并呈現出健康發展的態勢。但仍有一些公司,并沒有因為上岸就保證了持續的盈利能力,前進之路還有幾分艱難。部分公司的現金流波動較大,可能意味著在經營過程中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
另外,在大家關注的資產負債率問題上,大部分公司保持了警惕,在過去的三年中,碧水源、清新環境兩家公司在資產負債率方面表現出相對穩定性,沒有出現大的波動。
中金環境、富春環境以及節能國禎3家公司在過去連續三年的資產負債率呈現下降趨勢。這說明這些公司在逐步減少債務,增強資產的流動性,優化財務結構。
美晨生態、中建環能、雪浪環境、興源環境、東方園林、節能鐵漢、博世科等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略有上升趨勢,債務規模有所增加,主要是擴大生產規模或者進行其他投資。
在提升自身科技實力的研發投入方面,碧水源、富春環保、清新環境、海新能科4家公司研發投入穩定且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金額已經連續三年呈現上漲趨勢。碧水源、清新環境兩家表現突出,在2023年的研發投入金額均在3億元以上,也是僅有的研發投入在3億元以上的公司。
中建環能、中金環境、雪浪環境、節能國禎、節能鐵漢、中持股份等公司在研發投入上雖然近三年有所波動,但總體而言,仍能保持在相對穩定水平。
美晨生態、興源環境、東方園林、啟迪環境、博世科、嶺南股份等企業在研發投入上的力度出現減弱,其研發投入金額已經連續呈現下降態勢。
17家混改后企業近三年盈利能力(單位:億元)
17家混改后企業三年現金流情況(單位:億元)
17家混改后企業三年資產負債率情況(單位:%)
17家混改后企業三年研發投入情況(單位:億元)
注:上述表格數據均收集自網絡上發布的各公司財報,若有出入,以各家公司提供的數據為準。
03協同很重要,成長是更好的蜜月
2018年以前,環保行業經歷了資本的盛宴、市值的狂歡,之后進入持續退潮期。
以前是枝繁葉茂二月花,現在是刪繁就簡三秋樹,環保上市公司的客觀限制增多,而PPP之后越發凸顯的應收賬款問題也讓這些公司如芒在背,分外局促。
協議轉讓,表決權委托,改組董事會,定增……走完整個過程,這17家公司同國資攜手,憧憬新的未來。三年時間,足以使并購雙方現出本來面目,并可能迎來蜜月期后的平淡與倦怠。
實際上有的公司的協同效應確實沒有發揮得很全面,像東方園林、啟迪環境,雖然并購完成了,但是還是遇到了困難。
這17家公司中的佼佼者,如碧水源、中建環能等公司能夠穩健發展,已屬不易, 足以證明央企收購它們的交易比較合適。
國資做環保也是環保,要按照規律辦事,這是必須尊重的客觀現實。
另一方面,國資做環保也是國資,與單純的民企相比,這些混改后的公司確實具備了一些優勢。
幾位混改企業的高管在接受綠谷工作室采訪時有相似的表述。
首先,央企給這些環保企業一個身份,使這些企業在做事的時候,能夠節約很大力氣,比如現在有內部市場可以去溝通,和很多政府地方客戶溝通也更加順暢。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