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3 10:27
來源:中國固廢網
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固廢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00例案例,涉及城市礦山、一般工業固廢、土壤修復、危險廢棄物、環衛、有機廢棄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領域。
項目名稱:含山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綜合治理項目
推薦單位:安徽省通源環境節能股份有限公司
模式:政府購買服務
參與環節:建設
項目所在地: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
項目概況
含山縣生活垃圾填埋場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于2011年啟動建設,2013年1月投入運營,設計總占地面積約174畝,其中填埋庫區占地約119畝,設計填埋庫容134.2萬m3;滲瀝液調節池占地7.8畝,設計日處理滲瀝液規模100t/d,處理工藝“預處理+MBR+NF+RO”,該填埋場總計填埋生活垃圾約49.5萬t。
含山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綜合治理項目是采用“好氧穩定+原位篩分+分類轉運、異地處置”的工藝對填埋場進行綜合治理,治理存量垃圾約 49.5 萬t(其中直接開挖運輸焚燒24.57萬t,剩余陳腐垃圾經篩分處理),存量滲濾液處理約19.18 萬m3。篩分線處理規模為1600t/d,設置2條生產線,每條線生產能力800t/d,滲濾液處理站的處理能力為560t/d。
項目亮點
首先項目采用好氧預處理技術,垃圾堆體通過短期好氧通風、滲濾液抽排降水,將垃圾堆體由厭氧反應環境轉換至好氧反應環境,抑制甲烷和臭氣的發生,降低垃圾含水率,保障垃圾堆體開挖過程的安全,防止開挖過程污染擴散擾民。
其次采用垃圾篩分技術,篩分線處理規模為1600t/d,以篩網技術(滾筒篩、星輪篩等)為主,配合風選、磁選、人工輔選等為輔的物料分離技術,將垃圾分為腐殖土、輕質物、骨料、廢金屬等篩分產物,篩分技術可很好的實現“三化”,釋放土地資源。
(2)指標
填埋庫區占地約 119畝,存量垃圾約 49.5 萬t(其中直接開挖運輸焚燒24.57萬t,剩余陳腐垃圾經篩分處理),存量滲濾液處理約19.18 萬m3。
(3)規模
填埋庫區占地約 119畝,存量垃圾約 49.5 萬t(其中直接開挖運輸焚燒24.57萬t,剩余陳腐垃圾經篩分處理,篩下腐殖土及無機骨料約 6.23萬t,輕質物約18.2萬t,金屬約 0.5 萬t)。存量滲濾液處理約19.18 萬m3 。 (4)創新點
本項目是采用“好氧穩定+原位篩分+分類轉運、異地處置”的工藝對填埋場進行綜合治理,本項目實施能夠達到環境目標值及國家相關標準,并能夠去除或控制填埋場污染源及其遷移暴露途徑,以達到控制地塊周邊及人群污染風險的環保目的。為保證垃圾清理處置順利完成,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藝技術,在實施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工藝流程圖
設備照片
廠區照片
示范意義
含山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綜合治理項目采用“好氧穩定+原位篩分+分類轉運、異地處置”的工藝對填埋場進行綜合治理,處理存量垃圾約 49.5 萬t,治理總面積約174畝(其中填埋庫區占地約119畝),消除了含山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的污染源,同時對含山縣生活垃圾填埋場上的垃圾進行了資源化利用,實現含山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不僅可最大程度的減少土地和環境污染,為含山縣創造了優美舒適清潔的城市環境,有益于市民身心健康。填埋場整治后可以釋放大量土地資源,后續可以對該地塊進行開發,實施綜合利用,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本項目在生活垃圾篩分方面具有典型意義,甚至在存量垃圾治理以及生活垃圾填埋場治理具有參考價值。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