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09:4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趙利偉整理
“推動固廢資源化技術產品創新,首先要知道當前的技術家底是什么。固廢資源化圖譜展示了國家固廢資源化的技術存量,為行業技術創新提供全景信息。”
在“2022(第十六屆)固廢戰略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傳斌在主題發言中分享了固廢資源化技術產品圖譜,他回顧和審視了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固廢行業現狀,重點指出固廢資源化技術高質量創新的四大路徑。
周傳斌
工業化社會,任何供應在餐桌上的食物,其背后都有龐大的產業鏈支撐。以一個小小的玉米為例,在整條產業鏈上,每個環節都會有不同的固廢產生,有些我們并不熟悉,不知道它的量,其實已遠遠大于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也有幾類固廢在最近幾年受到關注,比如農膜,農膜已成為塑料垃圾防治的重點領域,還有農藥包裝等等,都有著龐大的數量。
固廢治理面臨多元化的需求,未來固廢產品會更多,還會出現一些新興的固廢,也會有細分化的行業劃分。不同領域、各個環節產生的多源固廢,會有相應的技術去治理和利用。
從城市層面來看,寧波固廢治理走在全國前列,寧波市有很多與固廢處理有關的基礎設施。我們繪制了寧波市固廢物資流動圖,這里面涉及很多種固廢,大類就有17種,治理技術的大類有10個,相關的技術產品就是N多個,無法統計清楚了。
再深入到一個具體的固廢類型,比如廚余垃圾領域。2017年,國家提出垃圾分類戰略之后,有很多種技術投入到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應用當中,比如處理規模達上千噸、幾百噸的厭氧處理廠,中型的每天處理幾百噸的好氧生物處理廠,還有小型的分布在鄉鎮、街道等的生化處理機。
回到最本源上,什么是固廢資源化技術?技術是有定義的,技術是制造一種產品的知識,所采用的一種工藝、提供的一項服務。固廢資源化技術要確定它的邊界,首先要能完全治理固廢;其次還要有功能化、資源化產品的產出。比如廚余垃圾的資源化技術,就是把廚余垃圾處理完后還有沼氣、有機肥等資源化產品產出,整個過程中還需要控制各種環境污染物的影響。
固廢資源化的技術產品圖譜
接下來還要搞懂國家固廢資源化技術的存量情況,我們有什么樣的技術儲備,它是什么樣的分布關系?怎樣對它進行分類?分類可以為行業自身提供一個準繩,通過分類也可以對性質相同的固廢形成更深入的認識。
固廢資源化技術分類
如何對固廢資源化技術進行分類?幾乎每一個企業和科研單位都宣稱自己有創新技術的研發,行業內存在很多固廢資源化技術子類。分類首先要找到技術共性,以及它解決的固廢類型,匯總起來進行歸納。歸納完畢,再把不同的技術放到各自對應的“抽屜”里進行比較或者是學習。
實操中,固廢資源化技術分類方法采用了以下三個字段:固廢類型+資源化產物類型+技術原理。固廢類型方面,根據《一般固體廢物分類與代碼》征求意見稿,不同行業固廢的產出分成38大類,小類超過100;資源化產物類型,則是根據《國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的5大類、50多個小類將不同的資源化產物歸到不同的類型;技術原理,依據《固體廢物處理工程技術手冊》的類別來分。三個字段綜合起來,用技術專利檢索人工匹配,就可以找到我國現有的固廢資源化技術的存量。
項目組對覆蓋38大類的固廢類型進行匹配,得到了100多個大類、超過600個小類的固廢資源化技術。項目組還采用了“基于SAO結構”(Subject-Action-Object 主謂賓結構,即“固廢類型+技術原理+資源化產物”)的分類方案驗證,從專利文獻中查找這3個關鍵詞,使用上述方法進行人工匹配,最終形成了固廢資源化技術圖譜。
依托固廢資源化專項,項目組開發了技術分類查詢平臺,里面有技術的分類方案,每一個方案下有具體技術應用的案例,還有技術相關的參數。在此過程中,項目組也發現了一些共性的問題,比如最終的資源化產物及其去向。通過資源化技術,固廢到最后形成的資源化產物,絕大部分回到了工業、建筑和農業領域,能源產品和其他固廢占比很小。
固廢資源化產物
高質量發展下的固廢資源化行業
高質量發展之下,固廢資源化行業要有什么樣的應對?項目組對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四十年做了回顧性評估。四十年來,我國固廢處理取得非凡成就,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從6.9%增長到98.5%(城市+縣城),各個地級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也接近100%的水平。
雖然如此,我國固廢處理依然有優化空間。項目組構建了4個維度7項指標,借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開發的WABI指標體系,用熵權法賦予權重,得出如下結論——我國的生活垃圾處理得分還在增長,但單位財政投入帶來的資源和環境效益得分卻在衰減,達到這些分值需要的財政投入越來越多,提高一分的難度越來越大。還有一些指標,在40年里并沒有特別大的變化,比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溫室氣體排放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要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最近五年,我國一些城市的固廢防治目標,也在發生變化,比如相應城市推進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無廢城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示范城市以及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等。未來,固廢資源化處理及相應技術的研發,需要更高的質量和更多維度的考量。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