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1 09:17
來源:康恒環境
2月15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生活垃圾焚燒碳排放實時監測和低碳高效智慧焚燒技術研發及示范》啟動儀式在康恒環境總部舉行。
出席本次啟動儀式的嘉賓有: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項目官員于莎女士、上海市科委國際合作處項目官員楊文展先生、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先生、上海市青浦區科委領導張洪芳女士、西安交大長天研究總監黃必勝先生,項目牽頭單位康恒環境研發團隊以及項目牽頭人龍吉生博士,浙江大學李曉東教授及其團隊、上海交通大學范衛東教授及其團隊,奧地利VIRWa公司CEO兼首席科學家Johann Fellner教授、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Therese Schwarzb?ck博士。
康恒環境首席技術官焦學軍先生主持會議。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項目官員于莎女士對項目的立項表示祝賀,對項目的管理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項目牽頭人、康恒環境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龍吉生博士代表中方項目負責人,對項目整體規劃和實施方案進行了匯報。
龍吉生博士指出垃圾焚燒發電是國際主流垃圾處理方式,也是國際上碳排放重點關注行業,但準確識別焚燒碳源和檢測其排放量挑戰大。通過中奧雙方高水平團隊緊密合作,開展低碳高效智慧焚燒技術創新及示范應用,能夠開發適合中國垃圾焚燒廠的碳源識別及碳排放監測方法,推動全球固廢處理行業創新發展,助力全球碳減排,具有良好的科學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奧地利VIRWa公司CEO兼首席科學家Johann Fellner教授、浙江大學李曉東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范衛東教授對項目實施方案進行匯報。
近年來,全球生活垃圾產生量年年攀升。世界銀行預測,到?2050?年,全球生活垃圾年產生量將達?34?億噸,較?2016?年將增長約?70%。經濟高速發展遭遇垃圾圍城的困境,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需求迫切,同時,垃圾回收處理的碳減排亦受到廣泛關注。
“中奧項目”國內外參加單位均實力雄厚。奧方牽頭單位VIRWa公司在焚燒智能化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維也納工業大學是“平衡法”創立者;中方牽頭單位康恒環境是國內固廢領軍企業;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在碳排放評估、碳轉化、智慧焚燒、碳捕集等方面基礎研究扎實。本項目為期三年,將結合中奧雙方優勢,研發中歐互認的垃圾焚燒碳排放檢測方法與技術,為全球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