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7 13:51
來源:中國固廢網
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固廢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00例案例,涉及城市礦山、一般工業固廢、土壤修復、危險廢棄物、環衛、有機廢棄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領域。
項目名稱: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BOT項目
推薦單位: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模式:BOT模式
參與環節:/
項目所在地:山西省綜改示范區太原陽曲園區
項目概況
該項目于2020年6月30日舉行了試生產啟動儀式,9月3日正式并網發電,10月29日通過整套機組試運行,2021年4月16日轉入商業運行。運行主體包括垃圾接收系統、焚燒系統、發電系統及煙氣凈化系統。全廠投產后,垃圾接收系統可具備消納處理城市生活垃圾1800噸/天的能力;焚燒系統采用3臺國外先進的500噸/天機械往復式爐排爐技術,可滿足篩分預處理后1440噸/天的入爐焚燒處理需求;發電系統采用2臺15MW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除滿足廠內用電外,每年可向社會上網供電1.4億千瓦;煙氣凈化系統采用“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噴射+袋式除塵器”工藝,煙氣處理后可滿足國家最新煙氣排放標準。作為山西省和太原市確定的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該項目對實現太原市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改善城市居住環境,樹立城市生態品牌,提升城市競爭實力,加快省城轉型跨越,建設一流省會城市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項目亮點
先進的技術工藝:
我項目焚燒爐采用煙氣再循環風系統,將焚燒爐尾部低溫煙氣循環利用至焚燒爐內,降低爐內主燃區溫度,改善了“選擇性非催化還原反應”的環境條件,抑制了氮氧化物的產生。按照環評要求,我項目執行《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5-2014》,其中氮氧化物的日均限值為250mg/m3,根據實際運行數據分析,2022年日均值為120mg/m3,較國家排放標準大幅下降了52% 。
我項目焚燒爐配備的一套濃液回噴裝置,將爐內溫度控制在1050℃以下,直接有效的減緩爐內結焦問題,延長了焚燒爐的連續運行時間,同時提高了爐內的換熱效果。
創新點:
根據初步設計文件我項目的廠用電率為23%,2022年現場進行了主要耗電設備的節電改造(如:一次風機改變頻、生化風機改空氣懸浮式、凝泵改變頻),直接將廠用電率下降1.5%,提高了經濟效益。
我項目采用空冷機組,以致汽輪機真空偏低(-80Kpa以下),汽耗居高不下。2022年現場對真空系統進行漏點排查,最終分析判斷為軸封加熱器泄露真空,隨即組織對軸封加熱器的水位控制由原先的多級水封式加裝液位自動控制調節裝置,有效提高了汽輪機真空,根據現場運行情況,真空可以達到-83Kpa以上。
我項目位于山西中北部,冬季天氣寒冷,垃圾儲存坑內溫度偏低,造成生活垃圾發酵效果差,焚燒爐燃燒工況不穩定時常需要天然氣的助燃,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2022年我項目將焚燒車間和垃圾儲存坑加裝聯通門,將焚燒間內熱空氣帶入垃圾儲存坑。根據現場觀察提高環境溫度5℃。
示范意義
隨著該項目的建成投產,結束了太原市生活垃圾長期依靠填埋的歷史,實現了生活垃圾“零填埋”,太原市作為山西省會,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公司投產以來,承擔起太原市北部城區和陽曲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任務,不僅能有效解決垃圾出路問題,實現生活垃圾的減量化,全年可以節約填埋空間約300萬立方米,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30萬噸。通過垃圾焚燒每年產生綠色電力,可滿足15萬戶家庭日常用電需求。公司作為環保宣傳和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市民群眾、公益組織以及中小學生超過1000人,公司每周四設立的公眾開放日,收到了社會各界和團體的一致好評,起到了宣傳垃圾無害化處置和循環經濟推廣的重要作用,有效降低垃圾處置行業鄰避效益。同時,作為近年來投產的環保生產企業,公司投產運行對于山西省工業轉型發展和踐行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具體實踐意義。公司作為上海環境集團在山西省投資建設的首家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對于展示上海環境集團在國內固廢處置方面的領先技術和資源整合能力,在山西省乃至華北地區都具有較強的示范意義。公司部分焚燒生產線由晉西集團所屬企業制造,對于實現垃圾焚燒高端裝備國產化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