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7 13:18
來源:中國固廢網
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固廢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00例案例,涉及城市礦山、一般工業固廢、土壤修復、危險廢棄物、環衛、有機廢棄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領域。
項目名稱:開平市固廢綜合處理中心(固廢處理產業園)
推薦單位:瀚藍(開平)固廢處理有限公司
模式:PPP模式
參與環節:設計,投資,建設,設備,運營
項目所在地: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
項目概況
瀚藍(開平)固廢處理有限公司位于開平市百合鎮陽逕水庫南側,規劃用地846畝。一期項目分為兩階段建設,一階段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填埋區及滲瀝液調節池、滲瀝液處理中心、濕地公園及以上設施配套工程;二階段主要包括:污泥干化廠、有機垃圾處理中心和滲瀝液處理中心的擴建。目前相關項目已投產,進一步了完善開平市固廢綜合處理中心的產業鏈,為轄區提供優質的環境服務。
其中,一階段垃圾焚燒處理項目由2條處理規模為300t/d焚燒處理線組成,爐排和鍋爐采用國內最為成熟的杭州新世紀,并配置1臺發電效率相對較高的15MW汽輪發電機組。日處理規模為600t/d,年處理垃圾量達到20多萬噸,年發電量達到9000多萬度,上網電量達到7000多萬度。二階段有機廢物綜合處理項目餐廚垃圾總處理規模為 300t/d,近期規模為 150t/d;市政污泥總處理規模為 200t/d,近期規模為 100t/d。廢棄油脂近期處理規模為 15t/d,遠期增加 15t/d,近期工程于2021年7月投運。
項目亮點
江門首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助力開平建設“無廢城市”、低碳示范縣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生活垃圾處理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實現生活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對于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去年以來,開平市提出了要打造“先進制造強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態家園”三大城市愿景,并圍繞江門市“六大工程”,大力實施“六大行動”。今年的開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綠色家園”行動,強化污染防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開平市探索建設縣級低碳示范市,以“兩山”理念引領推動全市綠色低碳發展。這就對開平市固廢綜合處理中心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開平市固廢綜合處理中心一期于2019年底正式投用,即建成了江門市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總規模為600噸/日,日發電30萬度,有效地緩解了開平市區域的生活垃圾填埋處理壓力,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填埋量,實現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有效改善生態環境。該中心還包括江門市西部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江門生物資源科學處理中心等,能夠處理性質與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餐廚垃圾、市政污泥、農業垃圾等。開平市固廢綜合處理中心的建設運營單位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瀚藍環境)實力雄厚,連續八年獲得“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稱號,先后獲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十強企業、中國環境企業50強、“低碳先鋒”“碳中和典型案例”等榮譽。
在垃圾焚燒發電廠中央控制室巨大的監控屏前,運行人員正實時監測、調整焚燒爐內的氧量、送風量等參數,盡可能讓垃圾燃燒效率最大化,促進產生更多的綠色電力。據了解,自建成使用以來,開平市固廢綜合處理中心共處理生活垃圾超過58萬噸,產生了2億多度綠色電力,相當于節約標準煤超過6.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近20萬噸,提高了開平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加快了開平市建設“無廢城市”的步伐。
與此同時,在“雙碳”目標加持下,垃圾焚燒發電正成為減排的重要手段之一,開平市固廢綜合處理中心為開平市降碳減排作出了積極貢獻。一方面,該中心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能夠提供綠色電能;另一方面,垃圾焚燒發電可減少垃圾填埋過程中產生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突出。
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變廢為寶促循環發展
據了解,開平市固廢綜合處理中心立項伊始就是按國家最高的AAA標準打造,力爭做成粵西地區同類型項目的標桿。
在此次無害化等級認定中,專家組一致認為開平市固廢綜合處理中心的設計和運行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設備配置滿足功能要求;垃圾計量與焚燒系統、余熱利用及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到位;煙氣凈化系統完備,垃圾焚燒效果好,污染控制措施完善;廠區運行管理規范,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以全票通過的好成績獲得廣東省無害化AAA等級認定。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