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18 11:35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西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通知提出,要重點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綠色環保裝備、綠色環保服務,推動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廣泛應用。資源綜合利用重點發展再生鋼鐵、再生銅鋁鉛鋅、再生塑料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赤泥、碳酸鈣廢料、冶煉廢渣等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汽車、工程機械、機床等機電設備再制造。綠色環保裝備重點發展節能機電設備、智能照明、固廢處理設備、污水處理設備、空氣凈化設備、環境監測設備、節能降耗降碳設備等產品。綠色環保服務重點培育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廣泛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合同環境服務,加快推進生產性服務業與服務型制造業融合發展。建設梧州再生資源基地和玉林、百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支持梧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梧州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創建國家級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
廣西綠色環保產業空間布局及發展路徑具體如下:
強化創新驅動,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環保等新興產業,推動快成長、上規模,增強工業發展新動能。到2025年,全區新興產業產值達到7000億元左右。
通知具體內容如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工業是廣西經濟發展的頂梁柱,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的關鍵。為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桂戰略,加快推進工業振興,推動廣西工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 ?“十三五”時期發展成效
“十三五”時期,全區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實施工業強桂戰略作為事關發展全局的大事來抓,把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工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第一節?工業經濟實現穩步增長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穩定增長,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增長4.7%、4.5%、1.2%,到2020年,全區工業增加值5221億元,是2017年的1.1倍。工業投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增長12.2%、11.1%、7.7%,比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高出5.7、6.8、7.6個百分點,成為穩投資的重要支撐力量。工業質量效益明顯提高,2018—2020年,工業企業利潤年均增長7%,高于同期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速;工業稅收占全區稅收總收入的35%左右,工業成為稅收的重要來源。
第二節 ?龍頭企業培育實現新突破
堅持把做大做強做優龍頭企業作為壯大“工業樹”、繁茂“產業林”的主干工程,實施龍頭企業培育計劃,打好“扶、引、育”組合拳,龍頭企業數量增長、規模擴大、帶動作用凸顯。截至2020年底,全區百億元產值企業達到15家,比2017年翻一番;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11家。大力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和高新技術企業再倍增計劃,科技企業快速壯大。全區高新技術企業2806家,瞪羚企業107家,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7家,單項冠軍企業2家。
第三節 ?產業結構優化取得新突破
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取得實效。重點推進有色金屬、機械、汽車、冶金、石化化工、食品等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2018—2020年共認定智能工廠示范企業88家、數字化車間17家。大力推進糖、鋁、冶金、建材等傳統產業節能技改,組織實施綠色制造體系,分別創建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園區6個、10個,分別創建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工廠45個、81個,分別培育國家級、自治區級綠色產品30種、17種。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長足發展。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綠色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截至2020年底,全區擁有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986家,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14.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十二五”末的5.4%提高到“十三五”末的16%。輕工業振興發展揚帆起航。認定自治區級特色輕工產業園區23個,家用電器、黃金珠寶等輕工產業快速發展,柳州建設粵桂智能家電產業集聚區,輕工業“斷層缺位”狀況得到初步改善。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支持每個設區市發展3—4個主導產業,工業重點縣發展1—2個特色優勢產業。南寧市工業基礎明顯增強,北欽防臨港大工業布局逐步優化,柳州、桂林、玉林等市工業發展質量水平穩步提升。
第四節 ?產業集群產業鏈發展呈現新優勢
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實施補鏈強鏈延鏈項目超過500項,帶動產業集群發展,打造了10個千億元產業,其中食品、冶金、汽車三個產業產值超過2000億元。積極推進構建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形成了包括載貨汽車、客車、乘用車、車用內燃機、汽車零部件等較為完整的產品體系。持續推進機械產業技術創新,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工集團)、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玉柴集團),南寧高端裝備制造城、廣西智能制造城(柳州)、廣西先進裝備制造城(玉林)“兩企三城”機械產業集群初步形成。防城港鋼鐵基地1號高爐系統及配套煉鋼軋鋼系統建成投產,實現了高端板材重大突破。氧化鋁、電解鋁、鋁精深加工產業鏈取得新進展。華友鈷業、湘潭電化等新能源電池材料企業落地,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逐步發展壯大。加快構建“油、煤、氣、鹽”多元石化化工產業體系,林產化工、鈦白新材料等特色化工產業初具規模。南寧聲學、北海新型顯示、桂林智能終端等產業集聚發展,成為全區重要的電子信息制造基地。充分發揮林木資源優勢,打造原材料基地—人造板—高端綠色家居全產業鏈。積極推進產業集聚化、集群化發展,桂林、南寧、梧州、玉林市生物醫藥產值規模占全區生物醫藥產值的80%以上,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進入全面建設階段。立足資源整合,加強布局優化,初步形成以賀州、來賓為重點的精品碳酸鈣產業集群。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