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8-19 09:46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張鵬
隨著環衛行業市場化程度的加深,環衛市場逐步開始延伸產業鏈條,這其中,園林的綠化養護是環衛行業相對更傾向選擇的擴展板塊之一。尤其是“城市綜合服務、城市管家”的提出,政府把環衛+綠化養護項目一體化打包一起進行招標,因為園林綠化養護行業相對環衛行業投入占比少,具有業務穩定性、合同長期性、回款及時性、行業初期性的特征,并具有可持續、低成本的特點。所以許多環衛公司也在迅速招聘園林專業管理人才,成立園林業務板塊,加大拓展園林綠化養護業務力度,補充公司業務增加營業收入。這些也都倒逼了園林綠化養護行業的市場化進程。
本文筆者從市場化推進的角度出發,重點分析了園林綠化養護市場化運作的意義。
1、傳統綠化養護管理模式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是社會服務的一項公益事業,政府部門對園林綠化養護單位實行費用包干,園林綠地養護管理單位普遍存在著政府給多少錢,做多少事,管理職責不明確,沒有主動性、積極性、能動性。養護單位對養護管理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和認識,管理機制不夠靈活,管理過于混亂、松散,職工工作責任心普遍不夠強,干好干壞一個樣,缺乏監管考核機制,沒有很好的實現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很難提升工作積極性。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是一種持續性、長效性的工作,有較高的技術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只有投入而沒有收入,結果只能體現于生態效益,而其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又不直接體現為貨幣價值,換句話說就是不能直接體現于政績,主管部門沒有充分認識到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是實現園林價值向使用價值的轉換,是提高園林綠化景觀效果必不可少的持續性、長效性工作。雖然現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包括園林綠化施工單位本身也重視園林綠化工作,但往往只是重建設而輕管理,隨著綠地面積的增加,配套費用跟不上,養護管理不到位,植物生長勢弱,養護質量較差,導致園林綠化景觀而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2、園林綠化養護行業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家“十三五”規劃及各地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美麗中國”等標準的陸續出臺,政府在城市公用事業中開始重視對園林綠化的規劃布局;并對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也有了重新的認識,許多地方政府逐漸把園林綠化養護進行市場化運作,通過招投標管理,明確園林綠化養護的責任和目標,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以達到生態美,植物生長旺盛,病蟲害少,養護質量提升的目的。但園林綠化養護市場化尚屬于起步階段,園林綠化養護行業目前處于初期發展時期,發展前景廣闊,總體來說,從事園林綠化行業的企業眾多,但是專業做綠化養護企業相對較少,行業集中度較低,任何一家園林綠化企業和綠化養護企業占整個行業的市場份額均不高,行業內尚未出現能夠主導國內市場格局的大型企業。
現階段,隨著城市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地推進,園林綠化養護行業市場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園林綠化養護服務屬于社會服務事業中的公用事業,是城市綜合服務的重點工作。尤其是“城市綜合服務、城市管家”的提出,政府把環衛+綠化養護項目一體化打包一起進行招標。因為園林綠化養護行業相對環衛行業投入占比少,具有業務穩定性、合同長期性、回款及時性、行業初期性的特征,并具有可持續、低成本的特點。所以許多環衛公司也在迅速招聘園林專業管理人才,成立園林業務板塊,加大拓展園林綠化養護業務力度,補充公司業務增加營業收入。
3、園林綠化養護市場化意義
3.1促進園林主管部門職能轉變
推進園林綠化養護市場化,首先實現了城市園林主管部門的職能轉變。由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以強化指導和監督為主,把主要精力用在綠化養護質量監督管理上來,將具體的綠化養護任務直接推向企業,實現企業化承包,專業化管理,進一步推進綠化養護業務招投標管理,質量管理、考核管理等行業管理,建立政府與企業共同參與養護管理的合作機制,加大對城市綠化養護管理指導、協調、服務、監督的職能,提升養護標準和養護質量,從而推動園林綠化養護市場化有效進程,確保園林綠化養護事業有序健康發展。
3.2有效提升園林綠化養護質量
隨著環衛+園林綠化養護市場化的推進,一些有技術、有經驗、有實力的環衛企業按照招標要求,以合理的價格、典型的業績、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參與到園林綠化養護市場化項目投標競爭中來,項目中標以后,企業合理安排養護人員和園林機械設備,妥善分配人均綠化養護綠地面積,實行定崗定編網格化管理,建立健全養護標準、操作規范和養護質量考核管理體系,使綠化養護管理更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根據考核標準對養護人員養護質量考核,將考核結果進行獎罰。實行常態化進行養護質量考核管理,促進綠化養護質量達到完美的景觀效果,從而發揮更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簡介
張鵬:園林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省級政府采購庫評標專家;目前就職于鄭州傲藍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相關閱讀: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