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7-28 09:31
來源:環保多巴胺
作者:莫龍庭
對于地溝油而言,也是如此。由于賣出去的油需要保證一定品質,油販子從隔油池或下水道手工收集到廢油脂后,需運送至處理場所進行初步的過濾、加熱、沉淀、分離等預處理。但由于其整個收運+預處理的過程均是土法作業,秉承的唯一原則就是成本最低,因而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廢水、廢棄、廢渣的二次污染。
而對于正規的環保企業而言,餐廚垃圾先經預處理去除各類雜質,隨后制漿進入油水分離系統。餐廚垃圾中的油脂主要以可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固相內部油等形式存在,其中可浮油滴粒徑較大,利用靜置即能上浮分離開。固相內部油則一般直接通入蒸汽加熱,在高溫蒸煮罐中使固體垃圾內部包含的油脂大部分轉化成浮油,再利用三相分離機分離。整個過程可實現集中、規模化的預處理,避免二次污染。
從這個角度,由環保企業進行統一的地溝油預處理顯然更符合長遠綠色發展。
2. 收運及監管優勢:智慧環衛系統下的收運監管
盡管油販子隊伍在生物柴油企業的加持下,也逐漸做到了臺賬及轉聯單制度,但整體而言,相比環保企業建立的現代化智慧環衛系統及內部監管體系,包括特定的封閉式運輸車輛、安裝GPS、唯一入場稱重及全流程監控等,油販子的整個收集過程仍然存在不少漏洞。
退一萬步講,對于政府監管而言,監管企業也比監管個人容易多了。從這個角度,監管者顯然更青睞環保企業的收運體系。
3. 效率優勢:收運同步化及預處理的規模優勢,邊際成本低
餐廚垃圾項目公司一般依據特許經營協議開展一個地區的餐廚垃圾收運,在這個過程中,增加一項地溝油的清運對于環保企業而言,無疑其收運的邊際成本很低。
同時,在進行餐廚垃圾及地溝油的預處理過程中,環保企業的規模化優勢使得其增加的預處理成本也很低。
因此,從效率上來講,如果采取由環保企業的統一收運+預處理,即可避免當前存在的兩撥人馬重復收運及分別預處理,從而極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提高地溝油收運率,改善項目盈利能力。
當然,這個很難!在餐廚垃圾特許經營收運體系中,無論項目公司是否拿到了額外廢油脂的收運權,油販子長期與餐飲店主基于利益關系達成的長期格局都不可能在短期內被官方的一紙詔書給輕易打破。
基于這種背景,未來環保企業要想實現收運的整合,則首先需正視廢油脂的資源價值,適當付出相應費用(例如美國廢油回收公司即需向餐飲企業支付回收費用,餐飲企業則定期將費用收據及相關資料交給政府監管,而日本政府也是高價回收地溝油),同時在建設收運隊伍的時候,可以考慮直接將油販子直接改編為公司正規收運體系,將競爭內部化,實現餐廚垃圾及廢油脂的一體化收運。
事實上,目前部分餐廚垃圾企業已經基于現實考慮,通過讓渡部分利益,與油販子隊伍達成某種程度的合作,至少確保餐廳不會將餐廚垃圾中的浮油給到油販子。
展望:短期得油販者得天下,長期競爭加劇,重新切割平衡
我國廢油脂行業具有產出數量大、種類多、來源分散、收集困難等特點,疊加利益因素,短期內以個人收集為主的現狀難以改變。從這個角度,得供應商者得天下。更重要的是,如果以油販子為主題的供應局面基本不變,則生物柴油+油販子的聯盟還會得到不斷強化,形成馬太效應。
而這也是為什么卓越新能在明知個人和中間商不能提供增值稅進項稅發票,寧愿將支付的采購款全額作為采購成本,也要從個人供應商高價格采購。
長遠來看,伴隨餐廚垃圾項目的大量投產及生物柴油企業的規模發展,未來競爭必將加劇。目前無論是餐廚垃圾項目投運規模還是生物柴油的投運規模都還較小,行業尚處于藍海,生物柴油與餐廚垃圾企業的競爭還遠未充分體現。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中國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2018 年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為 3190 萬噸。以廢油脂產量約占食用油消費量的 30%估算,由食用油產生的廢油脂達到 900 萬噸/年。顯然,目前廢油脂合規回收利用率還很低(不足 100 萬噸用于生產生物柴油)。
而在未來競爭中,如果僅基于商業利益考慮,油販子+生物柴油企業很長時間都可能將占到上風。但如果考慮上述油販子在收運過程的監管問題及預處理二次污染和整體效率問題,同時考慮如果餐廚垃圾企業因為地溝油收運不足導致的虧損問題最終需由政府買單(畢竟餐廚垃圾本身還得依靠環保企業處置),政府或許會進一步出臺相關法規進行約束。
當然,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無論是油販子隊伍還是環保企業都在不斷進化(如油販子的管理及環保企業對廢油脂的態度變化),最終,每個地方會依據當地環保企業、油販子隊伍及生物柴油企業和地方政府的自身資源和能力,而進行多方談判和妥協,從而實現利益、效率及監管的三方平衡。
當然,在此過程中,可能還會涌現出新的參與者。甚至,在行業的最終格局畫面里,如道蘭環能CEO劉疏桐所描述的,通過將食用油供應商、餐飲企業、生物柴油企業、集團物流等有機的、跨界的創新整合,真正實現一桌麻將四個人贏的結局也未嘗不可能:
■ 餐飲業因為將地溝油納入合規處置體系而獲得原料油供應商的折扣及更多消費者青睞;
■ 生物柴油廠得到足夠原料和銷售渠道;
■ 大型集團物流使用生物柴油,獲得了可持續性發展,ESG及股價表現更優;
■ 食用油供應商則因為干掉地溝油而多出幾百萬噸的市場。
我們且拭目以待。
疫情防控下垃圾分類如何實現高效信息化?疫情防控有何可借鑒?由E20環境平臺、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主辦的2020(第八屆)上海固廢熱點論壇將于2020年8月10-11日在上海舉辦,論壇以“后疫情時代 固廢綜合管理的全面升級”為主題,攜手固廢領域有重要或持久影響的各級政府主管部門領導、領跑企業、金融機構、行研機構及產業媒體代表,圍繞后疫情時代固廢產業的升級與突破進行探討與交流。我們真誠期待您的加入,讓我們凝神聚力,共克時艱,攜手突破“后疫情時代”的固廢新變局!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