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寧波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公開征求意見稿)

時間:2020-05-21 14:28

來源:寧波人民政府網

日前,寧波發布《寧波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公開征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寧波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公開征求意見稿)

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階段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為深入貫徹《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辦發〔2020〕2號)精神,打造“美麗寧波”,助推“六爭攻堅”,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化提升美麗寧波建設,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覆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農業廢棄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園林垃圾、電子廢棄物等多源固體廢物管理需求,積極推動固體廢物處理向規范化、精細化、專業化、規?;F代化方向發展。

(二)工作目標

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助推“六爭攻堅”和“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以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為重點,全面形成“全類型、全覆蓋、全過程”的固體廢物分類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體系,基本實現產廢無增長、資源無浪費、設施無缺口、監管無盲區、保障無缺位、固廢無傾倒、廢水無直排、廢氣無臭味,建成“源頭管理精細化、貯存轉運規范化、過程監控信息化、設施布局科學化、最終處置無害化”的無廢城市建設“寧波模式”。

(三)實施范圍與時限

本方案的實施范圍為寧波市域范圍,基準年為2019年,分近期(2020-2022年)和遠期(2023-2025年),計劃2022年建成省級“無廢城市”。

二、主要任務

(一)堅持能減則減,全面抓好源頭減量。

1.統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落后產能淘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化工、冶金、印染、造紙、表面處理等固體廢物產生量大的行業整治提升和清潔生產,實施清潔生產的工業企業年度增長率達到5%,鼓勵其他企業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穩定實現負增長。

2.持續推進固體廢物“動態清零”。繼續強化建筑垃圾堆場監管、不規范生活垃圾填埋場所排查。嚴格落實工業固體廢物“動態清零”處置工作。落實污泥減量政策,縣以上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和年產污泥1000噸以上的企業,出廠污泥含水率逐步降至60%。實行差別化的污泥處置價格,倒逼污泥產生單位削減有毒有害物質使用量。

3.大力推進農業廢棄物減量。深入推進“肥藥兩制”改革,力爭在2022年底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組建地膜回收作業專業組織,加大補貼力度推進機械化回收。構建種養循環的生態農業體系,統籌推進“主體小循環、區域中循環、縣域大循環”三位一體模式,加快完善沼液池(罐)、配套管網、堆肥場、糞污集中處理中心等設施。2022年,全市建成100個省級美麗牧場。

4.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制定機械加工業、食品加工業、紡織及服裝加工業等綠色園區標準體系,開展1000家綠色工廠創建。開展可循環使用快遞箱應用試點,在快遞網點劃定專門回收區域,提高快遞包裝回收量。

(二)堅持應分盡分,全面落實分類貯存規范化。

5.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堅持垃圾分類的全民教育,各級教育機構應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教育。著力推進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創新,以非居民端為重點,探索促進分類收集的收費制度。探索建設市級可回收物交易平臺,促進資源集聚,鼓勵可回收物資源化的本地閉環。

6.推進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分類貯存規范化。以暫時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或者需要暫時貯存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廢物為重點,開展源頭分類貯存。開展工業固體廢物消納渠道調研,制定一般工業固廢的分類標準和分類貯存制度,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

(三)堅持應收盡收,全面實現收集轉運專業化。

7.踐行重點行業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按國家相關要求實施鉛酸蓄電池、動力電池、電器電子產品、汽車等行業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到2022年,基本建成廢棄產品逆向回收體系。探索包裝桶、反應催化劑等產品生產廠家回收處置及再利用。

8.規范工業固體廢物和污泥的運輸管理。培育第三方服務企業,基于市場化機制開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污泥的收運。實施備案制度,運輸車輛應采取密閉、防水、防滲漏和防遺撒等污染防治措施,配備車載GPS,執行轉移交接記錄,實現全過程動態監管。

9.推進農業廢棄物標準化收儲體系建設。建設規范的秸稈收儲體系,形成縣有龍頭企業,鄉鎮有標準化收儲中心,村有固定收儲點的秸稈收儲運網絡。至2022年,農業廢棄物收儲運體系覆蓋率達到100%。推行廢舊農膜和農藥包裝分類回收處理,到2022年,廢舊農膜回收處理率達90%,農藥包裝廢棄物力爭實現全量回收。

10.建立小微單元危險廢物和有害垃圾的收運體系。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加強高校、科研院所、檢測機構實驗室、汽修行業、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運網絡體系建設,到2022年,危險廢物收運體系基本覆蓋全市鄉鎮(街道)以上工業園區和汽修、科研等行業。完善有害垃圾分類收運體系,以社區為重點推進有害垃圾分類收集、貯存專用容器及設施建設。

(四)堅持可用盡用,全面促進資源利用最大化。

11.拓展工業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渠道。制定出臺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財政扶持政策,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和補貼政策。重點突破廢潤滑油、廢鋼渣、退役動力電池、鈦石膏、工業污泥、焚燒飛灰等工業固廢的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與應用示范。

12.加快推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鼓勵回收企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信息管理公共平臺等信息化手段,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絡,提升廢品回收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能力,深入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行動,至2022年,城鎮和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60%。

13.統籌推進建筑垃圾和工程泥漿的資源化利用。按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規范條件(暫行)》要求,引導企業優化生產工藝并申報。研究布局服務全市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基地,穩定市場,促進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4.著力提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組織實施秸稈肥料、燃料、飼料、食用菌基料和工業原料化等五大資源化利用工程。建立“農村保潔隊—鎮鄉級回收點—專業公司外運處置”的農藥包裝廢棄物管理體系。打造一批省級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基地。到2022年,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面積50萬畝、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12萬噸。

15.加快園林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市區新建2座園林廢棄物資源化處置場所,市區園林廢棄物資源化處置總能力2022年達20萬噸/年。推進分散式園林垃圾資源化設施建設,建立就近消納點。

16.促進危險廢物分類綜合利用。研究開展廢鐵質包裝桶鋼鐵廠協同處置工作,推進大宗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設施建設。加快建設生活垃圾焚燒廠配套飛灰處置設施,探索預處理后的焚燒飛灰資源化利用。推進生活垃圾應急填埋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填埋場、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填埋場“三場合一”建設。開展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統一收集、利用、統計工作,到2021年底,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資源回收率達到80%。

(五)堅持應建必建,全面推進處置能力匹配化。

17.大力推進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建成5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項目,研究推進大岙衛生填埋場轉型,完成4個污泥減量處置項目建設,至2022年,工業固體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99%。在確保無害化的前提下,推廣利用污泥生產新型建材和園林綠化基質土改良劑。

18.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建設。實施以焚燒、生物處理和綜合利用為主,衛生填埋為應急措施的處理策略,逐步實現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園區化。至2021年,建成象山、寧海、奉化生活垃圾焚燒廠,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至2023年,中心城區新建廚余垃圾處理廠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各1座,保留應急填埋場2處。

19.優化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能力。加快1.95萬噸/年焚燒爐渣寧鋼協同處置等項目建設,優化提升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行業,提升改造現有經營企業裝備水平,補足利用處置短板,到2021年,省級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領跑企業家數達到2個以上。鼓勵危險廢物年產量在1萬噸以上的企業(基地)以及2萬噸以上的園區配套建設危廢處置設施。到2022年,新增醫療廢物處置能力0.90萬噸/年。

(六)堅持應管嚴管,全面營造高壓嚴管常態化。

20.加強固體廢物管理各環節的綜合執法。加強固體廢物監管隊伍建設,充實相關職能部門管理力量,將固體廢物貯存、收集、運輸、利用、處置納入環境綜合執法。結合現有網格化環境監管工作,建立固體廢物監管村(鎮)網格化巡查隊伍,制定巡查制度,補足村(鎮)監管短板,到2021年,村(鎮)網格化巡查隊伍覆蓋率達90%以上。

21.強化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建設。推進危險廢物鑒定能力建設。完善全過程環境風險防控,強化危險廢物處置過程環境監管和資源化利用過程生態環境要求。擴大監管覆蓋面,到2022年,12000家以上危險廢物產生企業納入監管信息系統,實現地方和國家信息互聯互通。

(七)堅持應納盡納,全面構建管理手段信息化。

22.構建“無廢寧波”固體廢物閉環式信息監管平臺及基于“互聯網+”的協調聯動共享機制。提升統計分析、環境監控、資源交易、市場互動、產業鏈監督等固體廢物管理能力。強化部門管理工作中對固體廢物處置監管信息系統的應用。打通和共享各局辦間的數據,及時掌握“無廢城市”指標和重點項目的完成情況,智能預判發展趨勢。

23.信息公開發布,加強公眾監督。建立“無廢城市”環境信息公開通道,包括政府官網“無廢城市”專欄、實時環境信息跟蹤APP、企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等。通過舉報電話、網站、微信等多途徑對“無廢城市”建設進行監督。

(八)堅持創業興業,全面培育治理行業產業化。

24.激發固體廢物處置市場主體活力。整合資源組建綜合型環境服務企業集團,補齊收集處置短板,提高底線保障能力。設立市環保產業基金,扶持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秸稈綜合利用、農膜回收利用等產業。建立固體廢物處置價格的動態調整機制,制定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獎補支持政策。

25.大力推進固體廢物治理技術創新。開展一批工業固體廢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農業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技術示范。

(九)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推動制度創新精準化。

26.破解固體廢物底數摸清難。督促企業填報上年度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信息,實現工業固體廢物數據的年度動態更新。加快市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部署應用,實現電子化申報,形成產廢“一本賬”。

27.破解利用處置項目落地難。通過循環化產業園區建設化解“鄰避效應”,推進海曙洞橋、鎮海化工區、奉化白杜工業區、北侖郭巨、北侖大岙5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園區建設,構建固體廢物協同處理產業鏈,降低環境成本,提升綜合效益。

28.建立固體廢物處置生態補償制度。探索建立固體廢物跨區域處理生態補償機制。根據轉移地的生態環境基礎條件,制定全市生態補償金支付標準,探索多元化生態補償方式。

29.引入金融機構、實施優惠政策。實施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好現有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等稅收優惠政策,以污泥、低值工業固廢、低值再生資源等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環節等實行增值稅有條件即征即退。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業務創新和推廣力度。加強環境信用體系建設,持續推動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十)堅持長效常治,全面夯實齊抓共管制度化。

30.建立健全屬地管理責任體系和考核制度。強化對“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的督促檢查,將“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納入美麗寧波建設考核內容。各區縣(市)政府要制定并公布本區域“無廢城市”實施方案,明確目標清單、任務清單、項目清單、責任清單、保障措施,逐年分解工作任務。建立分層級考核制度,市美麗寧波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對各區縣(市)政府和市級有關單位“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情況進行年度考核。

31.完善“無廢城市”建設法規政策。修訂《寧波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條例》;建立完善農業廢棄物管理的法規政策;建立報廢汽車的強制定點拆解管理制度;制定污(淤)泥規范化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導則和監督管理政策等。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由寧波市美麗寧波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并成立工作專班。專班承擔實施方案編制、年度計劃制定、實施過程咨詢、年度考核統計等職能。把“無廢城市”建設列為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無廢城市”建設考核評價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評價以及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的重要參考。

(二)強化資金保障。按照區縣(市)屬地負責、市級專項考核的模式,建立健全財政補貼和社會資本相結合的“無廢城市”建設經費保障機制。全力爭取申請國家投資補助、債券專項貼息以及銀行環保專項貸款等。圍繞“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的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完善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提高審批效率。增強財政扶持政策,對低值再生資源回收等公益屬性較強、且未落實專項財政資金的項目,加快研究落實相應的扶持政策。

(三)強化宣傳引導。加強宣傳教育,形成社會無廢氛圍。構建全面立體的“無廢城市”宣傳教育體系,營造輿論氛圍,培育“無廢”理念。 強化全民責任意識、法治意識和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加強人們對無廢城市的理解和支持。

編輯:陳偉浩

1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1人參與 | 0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17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