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21 16:13
來源:福建海峽環保
3月16日,福州市鼓山鎮沿山片舊屋區改造項目(樟林片區)正式啟動。集團所屬海資公司中標其中的“征收地塊拆除及建筑垃圾清運工程”項目。借助益鳳項目儲備的成熟工藝,海資公司在沿山片區對建筑垃圾進行原地分類、破碎、篩分,嘗試在節約土地、降低成本、縮短工期的同時實現變廢為寶。這也是福州首個“拆除、清運、資源化”三位一體試點工程。
啟動典禮上,集團副總裁趙若輝宣布開工令,要求科學合理地安排本次工程施工順序,確保拆除的廢棄物進行就地消化,從而達到環保拆除、資源優化的目的。在此之前,海資公司的預處理生產線已經提前進場,這套可移動的處理系統由4臺設備組成,包括履帶式移動破碎站和篩分站,均來自益鳳項目。施工現場分區明顯,有堆放水泥塊、磚頭、鋼筋的建筑垃圾分揀區,這些垃圾被送入生產線后,被資源化為骨料陸續“吐出”,堆放在可回收物資破碎區。
海資公司副總經理吳啟敏介紹,預處理生產線前移可以降低建筑廢棄物分類和再處理難度,提高再生利用率。現場破碎篩分出來的四類骨料,可加工為道路墊層、透水磚等產品,磁選出的鋼筋則直接回收,生活垃圾將運送到紅廟嶺進行無害化處理。
典禮后,晉安區城管局副局長林江和福州市城管委相關工作人員參觀了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再生產品展示區,對‘拆除、清運、資源化’三位一體新模式表示認可,稱贊海資公司的建廢資源化產品精致美觀,適用范圍廣,希望公司繼續加大研發和市場拓展力度,為福州的全國建筑垃圾治理試點城市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據資料,樟林片區征遷面積近25萬平方米,預計將產生建筑廢棄物約9萬立方米。三位一體試點工程啟動后,工地每天可就地轉化3000立方米建筑廢棄物,解決了建筑廢棄物堆積占用土地資源的燃眉之急,同時也減少了消納場排期時間,降低了垃圾外運總量,清渣周期預計從90天縮短為30天。不僅節省了財政支出,還大大降低了渣土車上路產生的交通擁堵、道路揚塵、尾氣排放等問題。
“拆除、清運、資源化”三位一體工序示意圖
施工現場
項目現場的移動式建筑廢棄物處理生產線
建廢就地資源化成品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