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07 10:24
來源: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
作者:張國鋒 陳文娟
圖 7-11:蘇伊士資產變動趨勢圖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單位:億歐元
c) 杜邦分析
蘇伊士的資產周轉率,資產負債率,ROE 和凈利率相對來說都比較穩定,最近10 年的平均資產周轉率為 54%,平均資產負債率為 75%,平均 ROE 為 8.6%,平均凈利潤率為 4%。2008 年-2012 年因受經濟危機的影響,ROE 呈下滑趨勢,而 2017 年凈利潤和 ROE 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受歐洲水務業務的盈利下降的影響。近幾年資產負債率呈現下降趨勢,這主要得益于蘇伊士在輕資產業務的發展。
圖 7-12:蘇伊士杜邦分析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d) 現金流情況
蘇伊士的現金流情況一直較為穩定。近 10 年平均自有現金流量為 10 億歐元,同時除 2017 年因收購美國的 GE 公司導致投資現金流超出了運營現金流,其他期間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均大于投資支出,這一點與威立雅情況類似,體現出成熟型企業運營現金流穩定且較投資現金流更高的特點。這一方面是因為蘇伊士利用技術優勢積極發展輕資產業務保障了穩定的現金流,另外一方面也顯示了公司堅持的穩健的發展策略和強大的現金管理能力。
圖 7-13:蘇伊士現金流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單位:億歐元
e) 市場情況分析
蘇伊士相對較高的 ROE 水平(8-10%)和相對穩健的增長使其受到市場青睞。除因 2008 年金融危機而導致股價劇烈下滑外,整體股價都較為平穩,PE 倍數維持在 20-30 之間。近 10 年平均股息為 5.13%,較高的股息率也是蘇伊士收到投資者青睞的原因。
圖 7-14:威立雅和蘇伊士股價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Bloomberg,數據截至 2019 年 7 月 22 日
八、威立雅、蘇伊士給中國環保行業的啟示
威立雅、蘇伊士作為世界級的環保巨擘之所以能屹立市場百年而不倒,興盛至今是有其過人之處的。威立雅、蘇伊士作為叱咤行業 100 余年的巨頭,在體量、營收、經營的結構性方面明顯優于國內龍頭企業,而國內龍頭環保企業在伴隨中國環保行業高速發展之路上,也產生了如北控水務,光大國際那樣的優秀環保企業。但是我們應清楚我們與頂級的環保企業仍然有差距。通過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結論:
第一,堅持可持續發展,致力于提供環境問題綜合解決方案。
威立雅和蘇伊士在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出發,不只關注如何單純的解決某類污染問題,而是通過綜合統籌治理創造協同價值,致力于成為環境問題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著力打造循環經濟模式。中國的環保龍頭企業短期可以通過生態 PPP 項目保持高速成長,但長期看需要進一步成為環境資源整合者或環境問題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第二,打造核心技術或成本優勢,并購整合擴大體量。
通過威立雅、蘇伊士的全球水務龍頭的發展軌跡可知,體量和技術是協同發展的,要想成為全球一流環保企業,首先要有足夠的技術儲備,中國當前細分領域的龍頭環保企業通過環保處理技術研發的不斷投入和創新獲取足夠的核心技術和成本優勢的同時,也將走一條類似蘇伊士威立雅的道路,即擴大體量。而若想快速擴大體量,并購戰略是不可或缺的,威立雅、蘇伊士就是通過高數量大手筆的收購打開固廢市場并成功占據市場份額。擴大體量一方面可以實現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另外一方面又可快速獲取標的企業的先進技術,反過來促進企業技術的進一步提升和成本優勢的發揮,最終實現體量和技術的協同發展。
第三,聚焦相關多元發展,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威立雅、蘇伊士以水務起家,并逐步涉足固廢、垃圾發電、能源、污泥處置、垃圾分類等領域,最終成為能夠覆蓋整個生態環境價值鏈的環境問題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中國的環保龍頭企業在業務大類結構上不應只局限于水務板塊,而應積極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向其他相關領域如固廢,污泥處理、資源回收與利用等擴張。相關多元化發展不僅能給公司帶來新的盈利增長點,同時也能發揮不同板塊的協同效應,分散企業運營的風險。同樣的環保及市政屬性減少了技術壁壘,而相關領域的協同效應則可使不同板塊共享技術成果,節約運營成本,發揮市場聯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形成完整的資源與環境處理的價值鏈。
第四,聚焦專業發展,促進核心業務能力提升。
威立雅和蘇伊士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都在嘗試多元化的發展路徑,交通運輸業曾經是威立雅四大業務模塊之一,而蘇伊士在多元化進入熱潮時發展過殯葬業,但多元化也容易讓公司陷入高負債的泥淖,威立雅和蘇伊士最終將這些不相關業務剝離,而重新關注核心業務,聚焦水,固廢,垃圾、能源等相關領域,并致力于提供環境服務綜合解決方案。中國的龍頭環保企業應總結經驗教訓,避免因過度擴張和多元化,將大量資金、資源等投入不熟悉領域而導致企業財務指標惡化,盈利能力下滑和管理效率下降,甚至拖垮整個企業的發展。中國的龍頭環保企業應聚焦專業發展,深耕環保領域,促進內生增長能力和核心能力的提升,打造屬于中國環保企業自己的品牌。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