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25 13:48
來源: 寶航環境修復
作者:于琪 馬駿
(2)政府投資公司,產生了第二多的項目,業務模式大多是作為政府融資平臺牽頭進行地塊開發,土地流轉資金支持修復工作。
(3)自然資源部門(含土地儲備中心),項目數量排名第三,并且項目體量相對較大。一方面,土地儲備中心依然是土壤修復市場的重要業主,雖然依照《土地儲備管理辦法》(2018年1月3日印發),污染土地必須修復后才能收儲,但土地儲備工作周期較長,大量在此之前的收儲土地仍未完成修復,估計該管理辦法五年有效期過后還有不少場地沒有修復完畢;另一方面,地勘單位利用其在勘察的傳統優勢,也在加碼土壤修復咨詢業務。
(4)由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工作的,招標業主全部為鎮級(鄉、街道辦)政府。
(5)2019年土壤自行監測工作正式開展,污染責任方、工業園區等釋放了較多的此類項目機會。
(6)市政城管部門,主導的項目多為非正規填埋場的調查、修復工作。
(7)住建部門,其修復需求主要來自于保障房的開發建設。
(8)大型工程項目部,則是由鐵路、公路、民航等大型基建項目帶來的修復咨詢需求,由項目部自行招標。
(9)房地產公司,公開招標項目不多,其大多通過邀請招標等形式確定服務單位。
(10)其他單位,包括學校、醫院、工信部門、、體育部門、市場監管部門、農業部門甚至破產企業管理人等單位,總計產生了25個項目。
圖4 不同類型業主公開招標項目數量
五、項目承接方
行業的初期發展階段和業主的多樣性,決定了項目承接方的多樣性和低集中度。在所有662個項目中,沒有一家單位中標超過7個項目。其中,四家生態環境部直屬事業單位—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和環境規劃院,處于領先位置。
作為國家隊,“兩院兩所”總計中標了22個項目,合同額共計11265.55萬元,在可統計中標單位數額中占比13.04%。據私下了解,2019年四家單位的土壤咨詢項目均在億級,保守估計總額在5億左右,遠超我們的統計值,這一方面是由于我們所搜集的項目覆蓋面不全,另一方面是由于這些單位承擔了較多的直接委托項目和單一來源采購項目,這些項目不進入公開市場。不過,我們也能從此差距中估算出咨詢板塊的實際體量,約為本次統計值的3~4倍,即40~50億左右。
除了“兩院兩所”外,寶航環境、天津易景、南大規劃院、廣東正明檢測等公司以及地方環科院所、地勘院所也在咨詢項目中多有斬獲。
六、關于2020
補充說明
數據來源:主要來自中國采招網、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中國政府采購網等網站,少量來自于業主單位、代理單位的自有網站以及消息人士透露。
項目范圍:主要為工業污染場地、農用地的修復咨詢項目,不包括礦山、河道以及鹽堿地等類型項目。
項目類型劃分:依據項目的主體內容進行劃分,單個項目僅統計一次,不重復計算。
業主類型劃分:遵循實質大于形式的原則,根據主營業務或隸屬部門進行劃分。
遺憾:本次數據搜集過程對環境監理項目的關注度不夠,數據較差,因此未納入統計,但我們估算其項目數量與修復方案編制項目接近。
相關閱讀:
分析了873個項目,土壤修復市場原來是這樣的【下篇-工程篇】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