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10 10:02
來源:北京環衛集團
作者:許前程
這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來得突然,來得兇猛。所有人這個春節,甚至這個春天的計劃安排,都被打亂。對于奮戰在全國60多座城市的京環人來說,他們是永遠“在線”的城市美容師。特殊時期,奔忙在大街小巷的6萬多名一線京環人,不僅負責除雪鏟冰、道路清掃、垃圾收運、垃圾處理等日常作業,還承擔著涉疫情醫療垃圾、廢棄口罩、隔離人員產生的垃圾等特殊廢棄物的清運和處置任務,確保所服務的城市平穩安全運行。也許有的人會覺得,被迫“宅”在家,很無聊。但對于京環人來說,平安地“宅”在家,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只是他們做不到,他們還有自己的使命。
在北京
董金峰駕車去定點醫院清運涉疫情醫療垃圾
從春節前開始,集團旗下固廢物流公司將近30名黨員和骨干組織的“抗戰疫情突擊隊”就迅速進入狀態。隊員們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口罩、手套,全副武裝地穿梭于佑安醫院、復興醫院、北京急救中心等各大醫療機構之間,他們直接搬運的就是涉疫情的醫療垃圾。“怕不怕?當然怕。但這座城市需要我們,我們國企員工必須站出來。”突擊隊員董金峰說。
在江蘇宿遷
王作峰帶頭清理傳染病醫院內的垃圾
2月3日一大早,京宿環境公司的副總經理王作峰就帶領著10多名突擊隊員,開著大型洗掃車、壓縮車,帶上作業工具,趕去突擊清理宿遷市傳染病醫院。這時候醫院里已住有好幾名新冠肺炎患者。“我們也有些擔心。但既然醫院需要更干凈的環境,政府又首先想到我們、信任我們,我們就必須上。我帶頭進醫院,工人們都迅速跟上。”王作峰斬釘截鐵地說。
在貴州貴陽
貴州分公司黨員干部帶頭到一線開展作業
當地的“小湯山醫院”——將軍山醫院開建。當地政府把前期的開荒工作以及日常保潔這一艱巨任務交到了貴州京環人手中。這是信任,也是考驗。貴州分公司下屬京溪公司作業部部長趙輝,是一名34歲的退伍軍人,也是一名黨員,挺身而出。他帶領300多名環衛工人,駕駛17臺作業機械,全力開展醫院場區及周邊環境整治,冒雨奮戰48小時,清除陳腐垃圾27車次,恢復種植苗木10萬余株,為醫院開建奠定堅實基礎。“這就是在‘打仗’,我們必須完成任務。”趙輝說。
在海南海口
海南分公司職工給裝有廢棄口罩的垃圾袋消毒
海南分公司總經理郭久紅曾參與過抗擊“非典”的戰斗。這一次,他又牽頭在公司成立了150人的突擊隊,專門去最危險的地方。在隔離人員居住的酒店,他帶頭動手搬運隔離人員產生的垃圾,同時叮囑同事:“大家先把自己防護好,然后把活干好。有困難就跟公司說,公司是你們的堅強后盾。”
在河北張家口
王忠貴正在對崇禮區公共區域進行消毒
環衛工人王忠貴背起重達40斤的消毒噴霧器,奔忙在崇禮區的大街小巷,對果皮箱、公廁等區域進行消毒,每天一干就是好幾個小時。他的衣服被汗水浸濕,肩膀紅腫疼痛。家人心疼他,勸他請假。但王忠貴說:“雖然我累,也害怕,但既然在這個崗位上,就要把活干好。”
在北京安定門街道的胡同里,寒風刺骨的深夜,環服公司的職工仍在室外值守,只為防止疫情擴散,居民能安然入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女巾幗”耿波剛獻完血,顧不上休息,又忙著帶領同事到一線作業;在江西景德鎮,有小區因疫情封閉隔離,京環人冒險進入清理垃圾,連負責管控的民警都為他們豎起大拇指;在遼寧盤錦,京環人戴志凡將愛人和孩子送回農村老家,自己義無反顧扛起清運隔離人員產生垃圾的重任……
在北京環衛集團服務的60多座城市里,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面對風險,京環人沒有猶豫,更沒有退縮,黨員干部帶頭上,廣大職工紛紛喊出“我要上”“我先上”。實踐證明,北京環衛集團這支隊伍,是一支講政治顧大局的“鐵軍”,關鍵時刻從不含糊。“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的時傳祥精神和“平凡中見偉大,崗位上作貢獻”的品質就是這個集團永遠不變的傳統。
京環人都很樸實,他們早已習慣站在聚光燈的背后,默默地把活干好。他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這都是應該的。”他們堅決響應黨中央、市委和上級黨委的號召,黨員干部帶頭下沉社區、捐款、獻血;他們忙碌在大街小巷,規規矩矩、踏踏實實地把每件看似平凡的事做好;他們做所能做的一切,只為一個目標——戰勝疫情,只為用實際行動守護一座座城!
點擊進入專題: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