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09 09:50
來源: JIEI創新實驗室
作者:李素君整理
2018年11月,習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推出科創板,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宣布開板;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鳴鑼開市,首批25只科創板股票正式掛牌交易。科創板從宣布成立到正式誕生僅經歷了260天。根據2019年3月,上交所發布的《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節能環保被列為“科創板重點支持的六大領域之一”。
究竟環保領域的創業者、創業公司應該如何看待科創板?本文通過對標申報科創板的13家環保企業,幫助大家進行一定理解。
羅元鋒,中信建投資本副總裁,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碩士畢業,曾就職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持環保、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等,現專注于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的私募股權投資。
(內容來源于JIEI研究院推出的線上課堂,分享時間2020年2月6日,經主講者審閱并授權發布。)
01
科創板的定位和利好
對于科創板,我們應該對照著整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結構來看,我們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現在有科創板。我們首先要看科創板的定位,在這整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里面,他處于什么位置?我們把科創板理解清楚了,再來分析科創板對環保產業有什么利好。
從資本市場來看,我國股市從90年代初發展到現在也快30年了。其中中小板是2004年開市,創業板是2009年開市。創業板到現在已經十年,對環保產業的影響有目共睹,很多龍頭環保公司,尤其是民營的環保公司都得到了創業板的助力。最典型的如碧水源,盡管其市值在近兩年因為某些共同的原因縮水,但仍是一個200億市值的有影響力的公司。
在科創板之前還誕生過新三板。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都屬于IPO,能上市的環保公司非常少,到現在總計僅一百家左右。但是新三版的環保企業,從2014年開市到現在已有四百余家。并且最近上科創板的一些環保公司也都登陸過新三板。
所以我們從資本市場的結構來看,環保公司IPO的只有一百多家,而新三板里有四百多家,并且還有更多的公司想上市,這中間就存在一個鴻溝,那么怎么來填?
另一個問題,我國資本市場實行審核制,導致上市資格稀缺,而一旦上市后又很難退市,同時,新三板已有上萬家,已經形成一個堰塞湖,這個局如何破?所以習主席在2018年10月5日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要開放推出科創板,實行注冊制。
科創板到現在總共有209家申報,已經上了九十多家,其中環保公司有13家申報,目前上了4家,還有4家過會,正在注冊過程中。如果從申報總數來看,13除以209,即6%,這比過去IPO的企業中環保企業的占比更高;如果從過會率來看,環保公司有8家,環保公司占科創板企業的比率甚至超過6%。另外,如新三板一萬家里僅有環保公司四五百家,也只有4%-5%的比例。所以,盡管科創板企業總數還比較少,但某種程度上仍能反映出科創板更受環保企業的歡迎。
總體來說,科創板帶來兩大變化:一是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基本建立起來;二是從審核制到注冊制邁進一步。
另外,注冊制對券商的要求也變高了,過去只要審核成功就一定能成功上市,券商可以旱澇保收,現在券商要參與投資,從賺取交易的中介費變成了依靠股權增值獲益,即依靠投資獲得公司成長的收益。此外,科創板出來以后,新三板版的改革也加速了,對創業板的改革也開始征求意見。
02
科創板環保公司概覽
我們來看環保企業申請科創板的情況,目前數量有限,總計13家,下面來一一評述,然后再說共性。
先來看目前終止的兩家,金達萊和禾信儀器:金達萊主要做集成裝備,收入規模和利潤水平都相對不錯。由于其收入確認以水質達標后的確認為準,所以即便業主已經支付款項,但是環保局沒有驗收的情況下也不能完成收入確認。這種情況下,資本市場認為金達萊存在一定的收入確認瑕疵。而禾信儀器市值未達到10億,不太符合科創板的要求。
金達萊的廖總是1993年創業,早期做工業污水工程,處理電鍍廢水。現在的公司成立時間是2004年,是廖總把原來在深圳創業時在江西的一個子公司當成母體進行二次創業,他在2008年沖擊中小板IPO失敗以后,回到江西轉型做鄉鎮污水,商業模式也由工程變為工藝集成和裝備。雖然金達萊在對接資本市場上存在一定遺憾,但其業務發展非常成功,盡管沒登陸科創板,但市值仍有48億,仍然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接下來看看已經登陸科創板的4家:萬德斯、三達膜、卓越新能、奧福環保。三達膜、萬德斯做水處理的,大家都比較熟悉的。
三達膜曾于2003年在新加坡上市,2011年退市回國。鵬鷂環保也曾在新加坡上市,并在2018年在創業板成功上市。但三達膜沒有闖關成功,其財務確認也存在一定瑕疵。一年后,即2019年,三達膜科創板闖關成功。中間有個小插曲,科創板推出以后,三達膜的注冊地從廈門遷到了延安,這對成功上市也許有一定影響,但一定非實質性的影響,因為三達膜公司本身治理也不錯。
萬德斯做垃圾滲濾液,屬于后起之秀。這幾年發展的很快,業務差不多成倍上漲,他們融資的時候我曾看過材料,當時我覺得現金流不佳,并不敢投,而現在市值擁有40億。
卓越新能在福建龍巖,從事資源的再生,廢油回收提煉工業油。他們并不做低端產品,把含油率百分之七八十提煉成精煉油品,下游客戶已直達中石油、中石化這種的大型公司了,所以其技術水平還比較高。但其也是兩度沖擊IPO失敗,這次登陸科創板,成為龍巖的第三家上市公司,此前龍巖的兩家上市公司是龍凈環保和龍馬環衛。
奧福環保在山東德州,從事工業廢氣領域,做陶瓷材料VOC催化劑。催化劑這幾年需求比較旺盛,業績發展較快。奧福環保之前跟資本市場基本沒有聯系,上市算比較順利,在2009年成立,10年后上市。奧福環保的核心團隊是3個人的技術團隊,而在這13家公司里,禾信儀器、復潔環保也是這種結構,核心團隊2至4人不等,就像AB角,必要時能夠相互替代。這種團隊結構會日益增多。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