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12 09:16
來源:固廢產業研究中心
三、醫廢處置技術分析
從處置技術上來看,醫療廢物處置技術主要可分為兩大類:焚燒處置技術和非焚燒處置技術。
1)焚燒處置技術
焚燒處置技術是指采用高溫熱處理方式,使醫療廢物中的有機成分發生氧化/分解反應,實現無害化和減量化。該技術主要包括熱解焚燒技術和回轉窯焚燒技術,熱解焚燒技術又分為連續熱解焚燒技術和間歇熱解焚燒技術。該技術適用于感染性、損傷性、病理性、化學性和藥物性醫療廢物的處置。
醫療廢物焚燒處置技術工藝流程通常包括進料、一次燃燒、二次燃燒、余熱回用、殘渣收集、煙氣凈化、廢水處理、自動控制等工藝單元。
圖 4 焚燒處置醫廢技術
2)非焚燒處置技術
高溫蒸汽處理技術:高溫蒸汽處理技術是指利用水蒸汽釋放出的潛熱使病原微生物發生蛋白質變性和凝固,對醫療廢物進行消毒處理。該技術主要包括先蒸汽處理后破碎和蒸汽處理與破碎同時進行兩種工藝形式。該技術具有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操作簡單、對環境污染小等特點。主要適用于感染性和損傷性醫療廢物的處理。
先蒸汽處理后破碎的工藝流程包括進料、預排氣、蒸汽供給、消毒、排氣泄壓、干燥、破碎等工藝單元;蒸汽處理與破碎同時進行的工藝流程包括進料、蒸汽供給、攪拌破碎及消毒、排氣泄壓、干燥等工藝單元。
圖 5 高溫蒸汽處理醫廢技術
化學消毒處理技術:化學處理技術是指利用化學消毒劑對傳染性病菌的滅活作用,對醫療廢物進行消毒處理。該技術具有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操作簡單、對環境污染小等特點。主要適用于感染性和損傷性醫療廢物的處理。
圖 6 化學消毒處理醫廢技術
微波消毒處理技術:微波處理技術是指通過微波振動水分子產生的熱量實現對傳染性病菌的滅活,對醫療廢物進行消毒處理。該技術具有殺菌譜廣、無殘留物、除臭效果好、清潔衛生等特點。該技術適用于感染性和損傷性醫療廢物的處理。
圖 7 微波消毒處理醫廢技術
根據《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確定的醫療廢物處置技術路線以及我國各地級城市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多為中、小建設規模的特點,國內醫療廢物處置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是熱解焚燒技術和高溫蒸汽處理技術。據統計,焚燒、高溫蒸汽處理以及化學消毒處理技術占比分別為48%、47%和5%。《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對重大傳染病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置各環節也做了特殊要求。條例內容如下:
重大傳染病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置使用高溫焚燒處置技術。當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的處置能力無法滿足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置要求時,經環保部門批準,可采用其他應急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增加臨時醫療廢物處理能力。
四、新冠疫情來襲,醫廢各戰區號角響起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已經在武漢、在湖北進入全面爆發階段,在全國各省也在逐漸蔓延。
圖 8 疫情地圖(截止2020年2月11日)
圖片來源:丁香園
疫情期間,各地每日新增大量醫療廢物。部分地區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產生及處理情況不完全統計如下。
山西省11個城市正常運行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15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為129.8噸/天。自2020年1月20日至1月30日,累計實際處置醫療廢物量為495.79噸,最大日處置負荷為36.68%,處置能力能夠滿足當前處置需求。
陜西全省10個設區市各有1座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總處置能力149噸/天。1月20日至2月3日,陜西全省累計安全處置醫療廢物989.43噸,其中各定點醫療機構產生的所有疫情醫療廢物做到當日收集、當日轉運、當日處置,共計41.06噸。
1月20日至30日,甘肅省全省累計安全處置醫療廢物量為261.11噸,全省14個市(州)18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均正常運行。
1月24日0時至26日24時,湖南省已建成的12個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正常運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為188噸/天;3日來,醫療廢物實際收集量為198.51噸,醫療廢物實際集中處置量為204.02噸,其他方式應急處置醫療廢物量為0.72噸,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運行負荷率分別為31.8%、25.7%和51.05%。
江西省自2020年1月20日至27日零時累計實際處置醫療廢物量423.91噸;陜西省自2020年1月20日至25日累計實際處置醫療廢物量442.38噸;寧夏回族自治區自1月20日至27日,全區5市醫療廢物處置機構全部正常運行,日處理能力27噸,累計收集醫療廢物118.73噸,其中疫情醫療廢物576.64kg。
根據2019年湖北省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名錄,湖北省共有17家醫療廢物收集、貯存、處理處置單位,每個地級市、自治州、直轄縣基本設置了一個醫療廢物處理廠,湖北全省的醫療廢物處理能力合計約7萬噸/年,每天的處理能力大概為200噸。在疫情高發區的湖北省武漢市,目前僅有一家具備資質處理醫療廢物的經營單位。武漢市漢氏醫療廢物焚燒處置中心,由武漢漢氏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專門負責武漢市醫療廢物的收集、貯存和處置,采用熱解氣化焚燒技術處理醫療廢物,處理規模為1.8萬噸/年,設計日處置醫療廢物50噸,正常情況下基本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可滿足武漢市所有醫療廢物處理需求。根據中國環境報報道: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籌建處理設施形成24噸/日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其他定點醫院籌建處理設施形成10.9噸/日自處置能力,啟動后備應急處置能力22噸/日,初步形成新增56.9噸/日的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火神山天壹環保醫廢焚燒爐已完成;中節能馳援武漢千子山醫廢應急處置中心,15日內交付使用。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