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1-21 15:05
來源:瀚藍環境
針對目前國內生物天然氣產業的發展現狀、經濟及社會效益以及未來發展趨勢,2020年伊始,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CCTV2)便圍繞該話題,開展深度采訪和行業分析,于1月20日的正點財經欄目,播出聚焦生物天然氣的深度報道。其中,瀚藍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作為行業優秀案例,在節目中“露臉”。這也是該項目,繼2018和2019年后,第三次被央視權威新聞欄目報道。
去年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等多部門印發《關于促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生物天然氣年產量超過100億立方米;到2030年年產量超過200億立方米,規模位居世界前列。
《指導意見》中指出,我國發展生物天然氣意義重大。生物天然氣是以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餐廚垃圾、農副產品加工廢水等各類城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經厭氧發酵和凈化提純產生的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的天然氣,同時厭氧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沼渣沼液可生產有機肥。
《指導意見》中要求建立健全生物天然氣產業體系,統籌利用城鄉各類有機廢棄物資源、建立覆蓋城鄉的原料收集保障體系、建立工業化有機肥生產消費體系、加強生物天然氣全過程環境保護等。
有機廢棄物能否從產廢單位充分收取、是否有足夠運力把廢棄物高效轉運到位,是末端處置項目能否持續運營的關鍵因素。
目前瀚藍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收運體系完備、項目運營良好、監管平臺完善,已形成環保配套全面的餐廚廢棄物收、運、儲、處、管的綜合管理模式,同時還實現了大數據和云計算的“互聯網+”賦能,實現了餐廚垃圾的閉環式全鏈條管控,杜絕了餐廚廢棄物源頭失控、中途非法轉運、末端非法處置等行為,極大提高餐廚廢棄物在運輸和處置環節的安全合規系數。
可以說,餐廚垃圾只要從進入餐廚垃圾桶的那一刻起,就進入了全封閉的處理體系,最終變成天然氣,才被釋放出來。
(被譽為“滴滴打車”式的餐廚垃圾收運體系)
此外,瀚藍將餐廚垃圾內的油脂,提煉加工成生物柴油,供廠區內收運車輛使用;沼液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達標,部分回用至餐廚廢棄物處理系統,剩余回用至垃圾焚燒電廠冷卻水,一滴污水都不外排;沼渣及分選雜質,全部進入垃圾焚燒發電廠摻燒發電,完全杜絕了二次污染。
(提煉出來的生物柴油供垃圾轉運車使用)
瀚藍餐廚項目多級分選制漿的預處理工藝,配套中心攪拌厭氧消化系統,噸垃圾產沼量居行業前茅。瀚藍倡導的有機循環產業鏈與《指導意見》契合較高,在有機垃圾處理行業里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得到行業專家的大力推薦,成為業內網紅。
從2015年,首個項目落地投產至今,瀚藍在有機垃圾板塊不斷開展商業拓展,目前在華南、福建、華中及東北,持有7個餐廚垃圾處理及糞便處理的項目,設計總處理規模為1970噸/日。
其中,已建成并投產運營4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設計總處理規模為1200噸/日,日均產沼氣50000立方米。還有在建項目2個、籌建項目1個。
(瀚藍下屬全國多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
未來,瀚藍還將陸續投產餐廚垃圾處理項目以及農業垃圾處理項目等,已初步具備生產生物天然氣規模擴張的能力。
另外,《指導意見》也提出要求建立工業有機肥生產消費體系,積極支持生物天然氣企業延伸產業鏈。瀚藍已經連續3年,對有機廢棄物與農業相結合的模式,進行有機種植研發和探索,利用餐廚垃圾的沼渣沼液進行生物研發,進行選種育種栽培實驗,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試驗田的向日葵,成為廠區亮麗的風景線)
(液態肥(沼液)在水培蔬菜上的應用試驗)
(利用沼渣培植瓜果)
(液態肥(沼液)在水稻栽種上的應用試驗)
對于生物天然氣的發展現狀和前景,中央電視臺財經評論員侯杰表示,發展生物天然氣“三好”還得“三要”。
其中,“三好”是指變廢為寶、提升自給、同質同價:第一,生產生物天然氣變廢為寶的同時也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一舉兩得;第二,將大大緩解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問題,并維護好能源安全;第三,生物天然氣一旦規模化生產將起到平抑價格的作用,讓我們可以用上更優惠的能源。
“三要”是指一要規模化,目前生物天然氣行業剛剛起步,要進一步激發企業投入的熱情;二要市場化,目前生物天然氣生產和銷售需要進一步形成市場化機制;三要規范化,目前生物天然氣行業還沒有明確的歸口管理部門,必須迅速形成行業的規范化管理。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