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09 13:14
來源:瀚藍環境
今年12月,瀚藍下屬位于樂昌市長來鎮的樂昌市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處理中心示范項目建成并投入試運營,該項目立足服務于樂昌市,并輻射至韶關周邊區域。
目前,瀚藍下屬共有4個農業垃圾處理項目,包括保定市(淶水縣)區域性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建設項目(40噸/日)、懷集縣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處理中心示范項目(25噸/日)、遂溪縣畜牧業資源循環利用處理中心項目(40噸/日)、樂昌市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處理中心示范項目(20噸/日),4個項目每天合計可處理125噸農業垃圾。除樂昌項目已試運營外,其余項目也將在2020年陸續投入使用。
瀚藍的農業垃圾處理項目,均配置了先進的無害化處理設施,同時搭建了高效的收運處置信息化體系,確保病死畜禽收得上、管得住、處理高效。
樂昌市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處理中心示范項目
智能化收運,信息化監管
以前,部分地區的病死畜禽處置都是散亂無序的,養殖戶在發現病死畜禽后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或是給無資質的販商收走,或是隨便填埋。政府畜牧部門或防疫部門也無法了解這些病死畜禽的去向。
瀚藍下屬的農業垃圾項目,采用基于政府監管、中心處理、保險聯動的智能高效信息化平臺,統籌管理收運、處理過程中每一個環節,使得地方防疫部門對病死畜禽“管得住去向”、“摸得清家底”。
養殖戶通過信息平臺電話上報病死畜禽的信息后,瀚藍的調度中心會第一時間根據其GPS定位,自動生成準確的收集路線(避開人員密集區、防疫敏感區),并派送收運人員前往收運。
收運人員到達養殖場后,第一時間通過手機APP拍照取證,照片生成現場定位坐標、拍照時間等水印,確保證據真實性及唯一性。
從養殖戶報案、派發相應線路司機、收運車接收病死畜禽、政府畜牧部門審核等所有環節,都可通過手機APP實現。取證照片只能通過APP拍攝,不能從手機相冊上傳,有效規避虛假報數的情況。
收運人員在接收病死畜禽的時候上報一次信息,畜牧部門進行第一次審核;病死畜禽在處理中心無害化處理后,畜牧部門再次審核。兩次審核,確保收運數量和無害化處理數量完全一致。另外,收運車輛及處理全過程各關鍵位置均覆蓋安防監控,便于監管部門隨時查看相關動態。以上的安全監管措施,有效避免出現病死畜禽非法轉運處理或轉移流入到市場的現象。
智能化的收運處置信息化監管平臺 ,政府主管部門可通過特定賬號隨時查看相關信息,清楚掌握產生死豬的來源、數量、去處。
國際主流技術,實現無害化處理
以前,傳統的處理病死畜禽的方法是填埋法、發酵法和焚燒法。填埋法處理量大、費用低,發酵法處理量小、處理時間長,但容易造成地表環境、地下水資源污染,也容易對周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瀚藍下屬的所有農業垃圾處理項目,都使用國際主流的高溫高壓干化化制工藝。將病死畜禽破碎后置于密閉的高壓容器內,向夾套通入高溫飽和蒸汽。在140℃以上高溫以及高壓的作用下,化制時間四個多小時,徹底殺死各種病毒和細菌,真正做到無害化。處理后得到的油脂和肉骨粉用于生產生物柴油及高端有機肥。
廠區科學分區,嚴格執行防疫和環保的要求
為進一步確保生物安全及防疫防控工作的安全、準確,處理中心在廠區設計及操作規程上遵循三個原則:防疫分區、單向流通、嚴格洗消。為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生物安全管控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機制。
項目內嚴格按照作業內容分為防疫甲級區、防疫乙級區和防疫丙級區。甲級區是污染程度最大的冷庫和卸料區,乙級區是生產車間,丙級區是鍋爐、污水臭氣處理等生產輔助區。收運及處置全過程對人員、車輛和工具物資都執行嚴格的洗消流程。
提高病死畜禽收集率,落實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是有效減少瘟疫傳播、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生活環境的措施。瀚藍將精細化高效管理下屬的農業垃圾項目,為城市提供優質的農業垃圾處理服務,并積極進行農業垃圾處理方面的技術創新,為推動行業發展進行更多的探索,為政府部門和社會民眾建立對社會環境、防疫安全的信心。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