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19 10:06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影
近年來,瀚藍環境固廢業務領域從賦能無廢城市建設的高度,以大固廢戰略開展布局和頂層設計,形成環衛清掃、垃圾分類、垃圾收轉運、焚燒發電、衛生填埋、滲濾液處理、飛灰處理完整的生活垃圾處理縱向一體化優勢,也形成了生活垃圾處理、餐廚垃圾處理、污泥處理、工業危廢處理、農業垃圾處理等協同資源化的橫向協同一體化優勢。
“無廢城市”的提出,表明中國政府對城市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已從單點突破的處理,轉變為統籌推進的治理,從整體規劃的高度考慮、全覆蓋解決問題。行業變革正在發生,催生出新的服務模式。從業企業如何適應政策變化,迎接機遇和挑戰,為“無廢城市”提供可行的落地方案?我們來看一看瀚藍環境的做法。
截至目前,瀚藍環境已連續五年被評為中國固廢行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打造的“瀚藍模式、南海經驗”固廢全面協同處理產業園模式,實現固廢綜合利用和能源全面協同處置的先進經驗,也廣為業界贊揚。
近年來,瀚藍環境固廢業務領域從賦能無廢城市建設的高度,以大固廢戰略開展布局和頂層設計,形成環衛清掃、垃圾分類、垃圾收轉運、焚燒發電、衛生填埋、滲濾液處理、飛灰處理完整的生活垃圾處理縱向一體化優勢,也形成了生活垃圾處理、餐廚垃圾處理、污泥處理、工業危廢處理、農業垃圾處理等協同資源化的橫向協同一體化優勢。截至目前,公司的垃圾焚燒處理項目規模已達31500噸/日。
同時,面對行業的快速迭代和技術創新,瀚藍環境積極將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頂尖互聯網和智能化技術,與傳統固廢技術嫁接升級,從容應對行業快速變革,成為2019年固廢環保行業中的“高光”企業。
縱橫一體化布局,大固廢戰略優勢與成績突出亮眼
2019年10月,瀚藍披露第三季度報告業績亮眼,連續第三年實現在高基數下扣非凈利潤超過20%的增長。
其中,固廢處理業務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瀚藍表示,將繼續保持穩健的財務政策,利用上市公司的平臺和良好的并購口碑,繼續拓展固廢處理業務。做為固廢行業的龍頭企業,瀚藍環境延續以往,堅定執行“大固廢戰略”,公司正懷揣著初心與使命,一路前行。
危廢領域,2018年底,收購贛州宏華環保有限責任公司,并投資贛州信豐工業固體廢物處置中心項目。2019年8月,收購嘉興創新環保有限公司,開啟了在長江三角洲區域的布局。
農業垃圾領域,12月,瀚藍下屬位于樂昌市長來鎮的樂昌市農業資源循環利用處理中心示范項目建成并投入試運營,目前,瀚藍下屬共有保定、懷集、遂溪、樂昌等4個農業垃圾處理項目,每天合計可處理125噸農業垃圾。除樂昌項目已試運營外,其余項目也將在2020年陸續投入使用。
環衛領域,2019年9月,瀚藍環境收購國源環境,公司固廢業務進一步向產業鏈上游延伸,進軍環衛領域。
目前,瀚藍環境成功完成不同細分領域橫向一體化協同發展,產業鏈從前端到后端縱向一體化完整布局的“大固廢戰略”。
一方面,瀚藍實現生活垃圾從前端清掃到末端無害化處置的完整閉環,形成包括垃圾分類、環衛清掃、垃圾收轉運、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污泥處理、衛生填埋、滲濾液處理、飛灰處理完整的生活垃圾處理縱向一體化優勢。
另一方面,公司也已經形成市政垃圾處理(包括生活垃圾、污泥、餐廚垃圾等)、工業垃圾處理、農業垃圾處理等協同資源化的橫向一體化優勢,大固廢布局日臻完善,未來將為更多的城市提供更優質的固廢處理服務。
得益于縱橫一體化業務布局以及公司雄厚的運營管理能力,截至目前,瀚藍已在廣東、福建、湖北、河北、遼寧、貴州、江西、黑龍江、山東、安徽、內蒙古、浙江及江蘇13個省(自治區)共31個城市布局固廢處理服務。
垃圾焚燒發電業務規模穩增,運營能力優勢突顯
去年,E20數據中心以25家生活垃圾焚燒龍頭企業為統計對象,截至2018年10月底,25家企業生活垃圾焚燒總規模達82.86萬噸/日,新增焚燒總規模達13.63萬噸/日,瀚藍環境在其中名列前茅。
進入2019年,瀚藍環境垃圾焚燒板塊也保持著穩定發展的態勢。依靠“瀚藍模式”的推廣示范效應,瀚藍繼續深耕垃圾焚燒發電業務,且投運規模居行業前列。
2019年11月,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根據國家能源局等權威機構,采集各固廢處理企業投運規模數據,按照截至2018年底的并網裝機量、2018年的垃圾處理量、發電量等數據,評選出2019年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十強企業,瀚藍位列其中。
截至目前,瀚藍下屬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總處理規模為31500噸/日,投運規模13650噸/日。相較部分企業項目落地難問題,瀚藍旗下還有多個項目在建設中,預計從2019年末到2020年末,還將有超過10000噸/日規模投產。
牽手阿里云讓環保更“智慧”,為無廢城市賦能
瀚藍環境碩果累累的背后,是對技術研發的孜孜不倦和對運營管理的精益求精精神。瀚藍始終認為,固廢處理未來的競爭,將是技術的競爭,“瀚藍模式”業務模式創新過程使瀚藍在固廢處理技術的積累上先行了一步。
“瀚藍模式”形成過程中,攻克了許多業內公認的技術難題,如多種垃圾混合廢水,濃度高、成分復雜,實現統一處理、中水回用;實現對垃圾尤其污泥、餐廚垃圾的臭氣強效控制與零外溢;同一個焚燒系統里,同時焚燒多種垃圾,對焚燒系統進行高標準設計和運維管理;各類資源循環利用、實現協同效應。
2019年,瀚藍環境還與阿里云成功牽手,宣布首個管理垃圾焚燒爐的AI投入使用。有了AI的輔助,鍋爐的穩定性提升了23%,人工干預次數也從4小時30次下降為6次。按照規劃,這套算法將會在瀚藍的全國項目推廣,也將共同把人工智能推廣到垃圾處理的更多領域。
阿里巴巴也將與瀚藍環境的合作案例,作為云計算和工業大腦的成功典型,共同進行廣泛推廣。9月10日,阿里巴巴在杭州舉行成立20周年年會,瀚藍還作為唯一受邀企業代表上臺發言。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