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浙江省杭州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的探索實踐

時間:2019-09-17 14:18

來源:生態環境部

二是垃圾增長勢頭得到遏制。垃圾分類不能改變垃圾量逐年增長的自然發展趨勢,但通過對可回收物和低價值物的回收分流,一定程度有效緩解了進入填埋、焚燒設施的垃圾量自然增長勢頭。之前,杭州進入填埋場和焚燒廠的垃圾量和GDP增長數據很接近,基本每年8%左右,近幾年垃圾量增長率下降到3%以內,無害化率持續保持100%。

三是垃圾分類處理體系不斷完善。近年來,杭州配套前端垃圾分類投放和收運,大力推進末端分類處置能力建設,新建成3座焚燒廠,新增焚燒處理能力5100噸/日,使焚燒處理設計能力達到8500噸/日;新建成4座餐廚廢棄物和廚余垃圾處理廠,使生物處理設計能力達到850噸/日,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2.3%,杭州離“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標越來越近。2013年7月,杭州市入選全國第三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2015年4月,杭州市入選全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截至目前,杭州市垃圾分類小區達3413個,其中主城區已率先實現全覆蓋,全市共創建省級高標準示范小區60個,總數位居全省各市首位。在2018年度浙江省垃圾分類考核評估中,杭州市榮獲優秀等次。

三、經驗啟示

垃圾分類是一項社會工程、系統工程、文明工程、基石工程,既不可操之過急,又不能長久等待,杭州通過理論探索、科學實踐和系統提煉,主要有以下幾點經驗啟示:

(一)垃圾分類是一項事務工作,具有廣泛性,必須腳踏實地、因地制宜、簡便易行

垃圾分類事關千家萬戶、店家商戶、公家大戶,是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與廣大市民群眾的工作、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垃圾分類首先需要產生人去動手進行分類投放,后續環節再分類處理,全過程都離不開“動手”,且要讓每個產生人即社會市民動動手,還要人人會動手,這是非常大眾化的事情。因此,做好垃圾分類首先要根據市民生活習慣、垃圾成分、末端處置設施等實際情況,讓廣大市民明確為何分、怎么分、分了怎么辦。不能脫離實際,要簡單操作又不失標準,不能簡單問題復雜化,否則垃圾分類會很累,變得寸步難行。

(二)垃圾分類是一項做人的工作,具有艱巨性,必須人人擔責、強制落實、不可替代

垃圾從產生到最后處理,每個環節都有責任人,其中產生者是最重要最直接的責任人,是分類第一主體。為讓全體市民實施垃圾分類,引入企業參與,這有助于提升市民參與積極性,但絕不能替代產生者的垃圾分類投放主體責任,一旦被替代了主體責任,市民的從眾心理會使“要我分”到“我要分”成為泡影,背離垃圾分類的“初心”。實踐證明,垃圾分類關鍵在于抓責任落實,在實施過程中,若某一環節上有未落實責任或責任越俎代庖的,那么其后續分類環節將注定失敗,也必然前功盡棄。

(三)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作,具有整體性,必須系統思維、統籌謀劃、全程管理

垃圾分類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鏈條,是一個包含諸多環節的有機整體,必須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全面強化規劃統籌、制度建設、人員投入、資金撥付、物質供應、技術保障等,缺一不可。在制度上,應注重落實“誰產生、誰付費”原則,實行按量按質收費,發揮經濟杠桿調節作用。在職責上,應明晰責任,上下左右聯動,克服城管部門單打獨斗局面。在空間上,應全市域推進,不留空白和盲區,實現垃圾分類制度全覆蓋。在環節上,應配套落實“四環節”,打造完備分類體系,即投放環節實現標準清晰、責任明確;收集環節做到設施完備、作業規范;運輸環節做到分類清運、公開透明;處置環節做到資源利用、協同處置,對四類垃圾全部進行分類收集,逐步形成完整有效的處置流程,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最大限度對資源進行循環利用,真正實現全社會分類、全區域分類、全過程分類、全物品分類。

(四)垃圾分類是一項社會治理工作,具有復雜性,必須黨建引領、政府推動、社會協同

垃圾分類是撬動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杠桿,是基層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領域,也是檢驗黨員干部隊伍工作能力、工作作風的試金石。垃圾分類工作抓深抓實抓細,能助力黨的決策部署深入人心,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就更加堅強。要緊緊扭住“黨、政、企、社”合力推進這一垃圾分類“牛鼻子”,切實加強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的建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和黨員示范帶頭作用;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完善監督考核,率先做好機關和事業單位強制分類工作,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要適當引入市場機制,集成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提高管理績效,但第三方企業和市民之間要有明確的責任界限,同時企業的職責逐步后移,從依賴政府補貼生存,逐步過渡到依靠市場生存;要激發全社會參與,開展全方位宣傳,著力增強宣傳引導覆蓋面和影響力。

(五)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工作,具有持久性,必須持之以恒、重在行動、貴在堅持

垃圾分類是動態發展的,是從做人的思想工作開始,與市民素質密切相關,文明素質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需要日常習慣慢慢改善。在垃圾分類推進中,特別應注重環境的改善、資源的循環利用及市民垃圾分類習慣、文明生活方式的養成。當前,市民動力主要是經濟利益驅動和制度約束,利用“互聯網 +”、積分兌換等正向激勵方式,對垃圾分類有一定促進作用,但真正持久堅固的動力是內生于市民心中的文明意識和責任意識,是無須提醒的自覺。因此,垃圾分類獎勵機制要摒棄急功近利,逐步從原來的物質獎勵、精神獎勵發展到信用獎勵,這需要長期培育,讓參與垃圾分類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分得一天比一天好,推動大眾心理逐步實現從“我不分”到“我要分”,再到“我分好”的根本轉變。

來源:選自《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生態文明建設》,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年7月版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