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8-09 09:1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程云、李少甫
(3)技術層面上來看,廚余垃圾處理領域尚未有完全成熟且業內完全認可的技術路線,分散與集中以及先進與就緒的博弈始終存在,加之主流技術路線的資源化產品的出路問題也遲遲不能解決,給政府決策帶來一定困難;(4)社會角度來看,在早些年,社會關注環境的重點領域及問題主要集中在飲用水安全以及大氣治理等方面,對固體廢物,尤其是生活垃圾處理的關注相對較少,也造成了地方政府在治理環境問題時對于生活垃圾處理的優先度較低。總的來看這四條因素之間互相影響,螺旋迭代,才造成了如今所面臨的問題。
而對于垃圾分類與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時間銜接,李少甫也認為,眼下垃圾分類如火如荼,對于還未規劃建設廚余垃圾處理廠的城市來說非常不利。理想狀態下,廚余垃圾處理廠的規劃應與垃圾分類統籌開展實施,也就是說應該先有一套完整的生活垃圾處理頂層設計,在垃圾分類宣傳和試點準備鋪開的之前,就著手規劃廚余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事宜。這樣一方面在前期的垃圾分類宣傳過程中就能充分體現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使居民更易接受垃圾分類理念。同時待垃圾分類全面鋪開,廚余垃圾分類收集量較為穩定時,廚余垃圾處理廠也能穩定運營,時間銜接恰當。然而國內大部分城市之前并未做廚余垃圾處理設施的相關規劃,垃圾分類推行又是“趕鴨子上架”迫在眉睫,導致分出來的廚余垃圾無處可去,分類之后的廚余垃圾量與終端處理設施能力不匹配愈發地突出。
據E20研究院測算,2018年我國城鎮廚余垃圾產生總量在1.2億噸左右,但實際由廚余垃圾處理設施進行處理的僅在百萬噸級別甚至更少,市場釋放程度遠不及餐廚行業。據E20研究院數據庫顯示,截至2019年5月,我國大規模廚余垃圾處理廠僅10余個,總處理能力約合6000噸/日,且大多并未落地運營。伴隨著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眾多城市已經或正在規劃建設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廚余垃圾處理產能有望逐步擴大。
相較于垃圾分類對廚余垃圾的影響,與廚余垃圾十分類似的餐廚垃圾方面來看,由于餐廚垃圾主要接收的來源是餐廳、食堂等集中餐飲場所,通常歸類為非居民端,這部分的管理工作開展相對較早,大部分城市已取得一定成效,受目前居民端的垃圾分類的推廣直接影響不大。但以往的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多受制于地溝油及泔水豬等不法行為影響,導致收不到、吃不飽等現象,此次隨著各地垃圾分類的立法工作不斷完善,餐廚垃圾有望在收運監管方面受益。
另外應注意的是,由于廚余垃圾組分與餐廚垃圾均以有機質為主,存在一定相似性。大多數城市已規劃建設餐廚垃圾處理設施,而對于已有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但沒有廚余垃圾處理設施的城市而言,存在將廚余垃圾與餐廚垃圾協同處置的動力和可能性,雖然使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的入廠垃圾量增加,但同時面臨著成分復雜化程度上升,處理難度增加等問題。另外,目前對于有機垃圾處理末端資源化產品的出路問題來看,現行的垃圾分類制度體系并不會使之有所好轉,尤其是有機肥這類定制化產品(參考閱讀:薛濤:四維集約,合縱連橫—固廢產業年度盤點),依舊需要地方政府給予支持才能妥善解決。城市有機垃圾中的園林垃圾、菜場垃圾等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垃圾分類影響,總體來看,隨著各地垃圾分類工作的逐步開展,各類有機垃圾的收集量將大幅增長,各種處置方式均將迎來機遇與挑戰。
關于有機固廢處理更多行業分析、市場概況、競爭格局及商業模式盤點,歡迎關注E20研究院《有機固廢處理行業分析報告(2019)》,獲取方式如下:
“垃圾分類”升溫,上海且試且行,垃圾分類對整個固廢產業有哪些深層次的意義?試點城市垃圾分類開展如何?8月30日,上海建工浦江皇冠假日酒店浦江宴會廳,由E20環境平臺、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主辦的“2019(第七屆)上海固廢熱點論壇”將召開,邀請政府、業內專家、領軍企業一起探討,同時還將親臨上海奉賢垃圾焚燒廠參觀。報名請撥打:黃先生 010-88480403、13141454809。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