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26 13:51
來源:生態環境部微博
現在專項督查結束了,群眾仍可通過“城市水環境公眾參與”微信公眾號,持續關注和監督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凡是黑臭現象有反彈的或新發現的黑臭水體,可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舉報,一經核實將重新列入黑臭水體清單,繼續督促整治,確保黑臭水體整治成效讓群眾滿意。
金融時報:有機構估計黑臭水體整治完成將花費7000億元,請問您怎樣看待這個數字?具體整治方面,會采取PPP的模式還是采取其他方式?
張波:你提了一個當前特別應該探討的問題,黑臭水體整治涉及到大量的投資,你剛才說的七千億,我們的估算比你這個數還要大一點。我們跟住房城鄉建設部的同事也做過一些交流,現在全國的供水管道長度大約100多萬公里,污水的管道長度只有60多萬公里,正常來說,水來了和水回去的管道長度不應該差太多。
60萬到100萬還有40萬公里的長度,1公里污水管道平均大概需要300萬,這是我聽住建部的同志說的,這么一算的話,三、四十萬公里的長度,差不多就有將近一萬億,光污水管網就有一萬億的缺口,這個缺口是指參照供水來說的,另外還有污水處理廠,還有河道的綜合整治,總的投資數量是很大的,我想超過一萬億是沒問題的。
接下來就是我們怎樣看這個問題,很多同志一說到黑臭水體整治,第一想到的就是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加大財政投入毫無疑問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單靠各地財政投入,面對上萬億的治理市場,地方財政是擔不起來的。那怎么辦呢?需要政府通過更好的發揮作用,來激發和保障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政府需要做一個聰明的政府、有擔當的政府,把潛在的環保市場變為現實的環保市場。當前各地應該做的就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深化改革,理順污水垃圾的收費標準。價格政策要理順,原則上不低于處理處置成本,這是政府該做的事情。
當然一些收費標準提高以后,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政府就要統籌兼顧來解決問題,而不能說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就不去深化改革,就不去調整這些收費標準。你不調整市場就起不來,市場起不來,政府財政又擔不起來,這個問題不就無解了嗎?所以我們講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可能首先還是要在價格政策、經濟政策上理順,要勇于擔當,善于統籌兼顧,化解問題,同時還要加強監管,提高管網的建設質量和治污設施的管理維護,這次督查我們發現很多污水管網,好不容易花了錢埋下去了,管網質量存在很大問題。污水處理廠也要穩定達標排放。
只要政府該做的做到了,就會有效的激發市場的作用,我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講的是過剩產能的化解,實際上我們環保方面怎么把城市的生態環境負面資產轉化為正面資產,這也是一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只要我們經濟政策到位,我們的監管到位,我們就可以有效的釋放市場的活力,增加內需。
而且黑臭水體整治完之后,不僅改善了環境質量,老百姓高興了,還會拉動周邊的地產、房產、人氣,推動城市轉型發展,有綜合的意義。在這個事情的認識上,希望大家多宣傳一下,我們很多地方只是機械的看這個問題,覺得我這個地方財政比較困難,我沒錢,這個事情我就不作為,我就有理由不完成任務,不是這個道理。
中國日報:近期,《自然》雜志發表文章,指出自2012年以來大氣中CFC-11濃度下降速度明顯減緩,而現有庫存的逐年排放難以解釋該現象,增加的排放很可能源自新生產的CFC-11,且主要來自東亞地區。隨即,有媒體報道明確指向中國存在非法生產使用的情況。請問生態環境部如何看待此問題?
劉友賓: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并認真履行國際環境公約。《蒙特利爾議定書》許可范圍外的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生產和使用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一直是我們重點監管和執法打擊的對象。
媒體和相關機構報道出來之后,生態環境部迅速開展調查研究,進行分析研判,第一時間組織執法力量開展全面檢查,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之中。生態環境部對包括CFC-11在內的ODS非法生產和使用采取零容忍態度,一旦發現任何中國境內企業非法生產、銷售和使用CFC-11,都將依法堅決打擊,追究其法律責任。
近期,我們還將組織打擊ODS非法生產使用專項行動,廣泛收集舉報信息,梳理違法線索,加強對相關行業的規范與監管。歡迎各方通過“12369”舉報電話提供信息和線索,一經查實,將堅決依法嚴懲。
自1989年加入《關于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1991年加入約定書以來,中國政府積極履行公約,累計淘汰ODS約占發展中國家半數,為保護臭氧層和減緩氣候變化做出了貢獻。我們愿意繼續與國際社會密切配合,進一步加強中國的履約能力建設,特別是在提升監測研究和執法能力、打擊非法生產和使用等方面開展國際合作。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