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22 09:30
來源:中國水網
PPP項目是否受政府投資條例管轄
薛濤認為,在環境產業九宮格中,供水企業未來一定會擴張到圖中的“1、2、3、4”號位領域,“比如說黑臭水體治理,海峽環保已經有所參與。”
環境產業九宮格
① 號位投資機會
薛濤指出,《政府投資條例》出臺之后和目前PPP大幅收縮的情形下,黑臭水體項目,按《條例》理解,將鼓勵政府直接投資EPC+O模式。
同理,海綿城市領域也是非經營公益類項目,未來需求將減弱,且更高概率走政府投資條例項下的EPC(+O)模式。
地下管廊領域本應該屬于準經營項目,但目前模式做成PFI類可用性付費模式,接近非經營性項目;但未來相對較少,且應回歸準經營本性。在發達地區緩慢推進,采用EPC(+O)或PPP的模式。
環保領域涉及投資之重點任務①號位
②號位投資機會
薛濤指出,在水體修復和土壤修復領域,如果平臺公司本身有上市公司平臺,融資能力比較強,可以借助平臺同時捆綁一部分水體修復和土壤修復項目,“這樣的模式已經在很多地方開始出現了。要求平臺公司本身的實力非常強,在融資能力和現金流非常好的情況下,會獲得更大的機會。”
環保領域涉及投資之重點任務②號位
③號位投資機會
薛濤認為,在整體③號位領域項目的運營性比較好,發展機會較好。“所要面臨的影響是在這部分領域是否會受到省級平臺公司業務的分享或者擠壓。”在供水領域,會采取PPP或平臺模式,政府出股本金則會涉及投資條例。在排水管網領域,未來可能朝輕資產的方向發展。
環保領域涉及投資之重點任務③號位
④號位投資機會
“垃圾分類”如今作為國策,對于城市固廢管理的剛性要求不亞于五年前的“水十條”,大家越來越相信“垃圾分類”、“固廢管理”已經升級為與“中央環保督查”一樣的地位。薛濤認為,在整個固廢領域,無論是環衛服務的升級,還是末端垃圾處理的升級等等,即將掀起巨大的潮流。而且這些項目都是運營類項目,非常值得業界關注。
環保領域涉及投資之重點任務④號位
03.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地方水務企業如何迎接新機遇
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環境產業經歷了點狀治理的1.0時代,目前處于以效果為導向的2.0時代,接下來將走向追求系統化、整體化服務的3.0時代,和跨時空循環的4.0時代。薛濤指出,當前水務國企的轉型壓力在上升,新趨勢下,地方水務公司的發展更多會通過“區域集約、要素集約、網絡集約”三個方向去實現從2.0到3.0的蛻變。(相關閱讀→四維集約,合縱連橫—固廢產業年度盤點)
區域集約
區域集約指同區域內的管理集約,包括同要素和不同要素集約,主要實施主體是區域性環境綜合服務商(E20環境產業B方陣等),其屬地性、區域性強,企業一般由當地國資委控股,不通過競爭性招標直接承接區域內項目。區域集約主要是地方水務企業的全面升級,這些企業往往從供水開始,逐步進入污水處理,再進入固廢行業。薛濤表示,“區域集約”是地方水務企業相對比較容易做到的。
下圖分析了地方水務企業的業務擴張情況,68%的供水企業做到了向污水領域擴張,26%向原水領域擴張,23%向污泥領域擴張,26%向水環境領域擴張,值得一提的是,有32%供水企業進入固廢領域,這個比例比去年大幅增加。
區域集約
薛濤認為,供水企業真正的挑戰在于 “要素集約”、“網絡集約”,“發展成為能給政府和民眾帶來全面增量的行業,必須在‘要素集約’和‘網絡集約’兩方面進行突破,才能最終走向‘兩山產業’。”(相關閱讀→傅濤:環境產業最終將成為兩山產業)
要素集約
要素集約型,是指以整合業務為目的,充分利用一切資源,將某項業務的各種要素(或為實現某一目的所需的各種要素)集中,并合理運用現代化的管理及技術,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整項業務的成本或提高業務整體的效益。較典型的要素集約型包括靜脈產業園、循環經濟產業園等模式。
薛濤指出,要素集約有兩種類型:一是“污染物要素集約”,另一是“產業鏈要素集約”。“平臺公司需要在能力升級上下功夫,必須積極和深入研究這兩方面的專業工作。”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