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08 09:1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王馨
“綜合集成技術模式”特點
嘉興市“綜合集成技術模式”案例
嘉興綠能示范工程現場
五、廚余垃圾(家庭源)資源化利用四大技術模式
金宜英介紹,“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實施中有“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相結合”、“源頭減量化與高質量分類收集相結合”等五個原則。
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五原則
1、 好氧發酵(堆肥)模式
“好氧發酵(堆肥)模式”針對廚余垃圾以生蔬為主(碳水化合物、木質纖維素)、產氣量小的特點,采用堆肥工藝。
“好氧發酵(堆肥)模式”特點
2、 協同處置(基地)模式
“協同處置(基地)模式”采用以“粉碎擠壓脫水+焚燒或厭氧”處置模式,液相與基地設施協同綜合利用。
“協同處置(基地)模式”特點
3、 厭氧發酵(多源)模式
“厭氧發酵(多源)模式”綜合城市多種有機垃圾(廚余、園林、果蔬、污泥等)協同厭氧發酵產沼的模式。
厭氧發酵(多源)模式
4、 就近處理(小微)模式
“就近處理(小微)模式”采用以生物處理為主、熱處理為主、或兩者結合的小微型設備。
就近處理(小微)模式
最后,金宜英給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在“管理、技術、科研”三方面提出了諸多建議,他指出,在管理上,要加強全過程管控,提高收集量及處理率、技術及產品相應的政策支持(肥料化、飼料化)。
在技術上,一是要分類回收、分品質利用、分相處理,提高處理效率及經濟效益;二是要多元化、因地制宜的技術模式;三是要集中布局,行業聯動,設施共建共享;四是后續產物(沼渣沼液、肥料)的提升利用及二次污染控制,提高環境效益。
在科研上,一是要研究不同區域餐廚垃圾排放特性及理化特性,為源頭減量、高效收集及處理提供理論支持;
二是要研究不同處理方式的技術特性、環境效益及經濟效益,提出提高餐廚垃圾資源產出率的集成技術 (協同處置城市污泥、果蔬垃圾等有機廢物);
三是要基于現有工程運行特性,建立高效收集和綜合處理與資源利用信息平臺。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