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8 14:11
來源:江蘇省政府
日前,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環境基礎設施三年建設方案(2018-2020年)》。方案提出,重點推動實施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工業集聚區廢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工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建設工程、污泥利用處置設施建設工程、工業集聚區清潔能源供應能力建設工程、工業集聚區監測監控能力建設工程等七大類工程,共1195個項目,總投資1754.23億元。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環境基礎設施三年建設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蘇政辦發〔2019〕25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江蘇省環境基礎設施三年建設方案(2018-2020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3月7日
(此件公開發布)
江蘇省環境基礎設施三年建設方案
(2018-2020年)
環境基礎設施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支撐,是改善城鄉生態環境質量的基本保障。長期以來,我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存在廢棄物收集處置能力不足、運營監管不到位等突出問題,難以滿足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需要。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環境基礎設施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提高設施運行效率,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舉措,堅持問題導向,以城鄉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垃圾處理、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清潔能源供應及園區監測監控能力建設為重點,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促進環境基礎設施增量、提質、增效,顯著提升全省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充分認識環境基礎設施的系統性、整體性,結合長江大保護、產業轉型升級等實際需求,堅持先規劃、后建設,有序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使其既滿足當前一段時間的需要,又能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針對不同領域,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結合,不斷增強環境基礎設施的承載能力和輻射作用。
2.補齊短板、共建共享。重點加大對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的建設力度,保障環境基礎設施有效供給。倡導集約節約和共建共享理念,鼓勵各類污染物協同治理,鼓勵采取產業園區選址建設模式,形成一體化項目群,探索跨區域環境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實現一定區域內共建共享。
3.加強監管、提質增效。優先加強涉及城鄉穩定發展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環境基礎設施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加強環境基礎設施運營管理,提高設施運行效率和設施服務水平,保障城市及園區健康運行。
4.創新機制、多管齊下。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深化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抓手,針對環境基礎設施的基礎性、公益性特征,建立完善高效的投入機制、市場競爭的價格機制、開放共享的運行及管理制度。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環境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與運營,深化環境基礎設施的供給方式改革。
(三)建設目標。
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布局完整、運行高效、支撐有力的環境基礎設施體系,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城鄉生活污水處理目標。到2020年,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全面推進城鎮雨污分流管網建設,新增污水管網3000公里,改造污水管網600公里。加快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蘇南有條件的地區每個行政村建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蘇中蘇北地區60%的行政村建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加快推進全省城鎮污水處理監管信息平臺建設,完成省級監管平臺建設。
——工業廢水處理目標。新增園區配套污水處理廠廢水處理能力30萬噸/日以上,配套建設工業污水處理廠的園區超過100個。化工園區“一企一管”實現全覆蓋并完善相應監測監控設施。檢修和完善園區地下雨污管網,工業園區雨污實現徹底分流。建設統一的園區污水處理廠管理平臺,對全省園區污水處理廠進行全過程智慧監管并實現聯網。
——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目標。到2020年,新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2萬噸/日,全省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以上,除按規劃實施統籌處理的城市外,縣級以上城市實現“垃圾不出縣”,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80%。設區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到70%,其他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到60%。推進新一輪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把江蘇打造成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范區。
——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目標。到2020年,各設區市和重點地區危險廢物處置能力與產生種類、數量基本匹配,處置設施布局趨于合理,處置能力不足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全省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危險廢物處置體系。其中,工業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較2017年新增85萬噸,年總處置能力達到180萬噸以上。
——污泥利用處置目標。加快推進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2020年底前,縣(市)實現永久性城鎮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全覆蓋,新增處理處置能力1800噸/日(以含水率80%計)以上,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100%。
——清潔能源供應能力目標。到2020年,全省天然氣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煤炭消費總量比2016年減少3200萬噸,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園區清潔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