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1-28 14:10
來源:生態環境部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敢于較真碰硬、說到做到的權威。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工作,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這為我們推進工作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和根本政治保障。
二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相輔相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重點任務。推進這些工作,將進一步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發揮重要促進作用。
三是宏觀經濟和財政政策支持生態環境保護。近年來中央持續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資金保障,2018年我部參與管理中央環保專項資金預算規模達551億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解決好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這些部署為加快推進生態環保項目建設、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較好的宏觀政策環境和社會預期。
四是體制機制改革紅利惠及生態環境保護。隨著生態環境機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省以下環保機構垂改等改革陸續到位,將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關系,暢通監管體制機制,夯實基層監管執法能力,再加上生態文明建設其他多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將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的體制機制保障。
總的來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我們要善于化危為機,變壓力為動力,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以銳意進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敢闖敢干、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堅決當好保護生態環境的鋼鐵衛士,守護祖國的藍天白云和綠水青山。具體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強化斗爭精神,克服“四種消極情緒和心態”。污染防治攻堅戰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必須不斷強化斗爭意識、斗爭精神、斗爭魄力,充分注意、堅決克服“四種消極情緒和心態”。
一是自滿松懈的情緒和心態。堅決抵制“勝利就在眼前,成功就差一步”的驕傲自滿心態,以及“差不多了,該松口氣、歇歇腳”的松懈倦怠情緒。要時刻保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警醒,不松懈、不放松、不歇腳,只爭朝夕、夙夜在公。
二是畏難退縮的情緒和心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明確要求和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于國于民都有利、事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大事,生態環境部門履職盡責就是在用具體行動踐行“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和“兩個維護”。實踐也充分證明,當前的工作方向路徑和策略方法是完全正確的,是符合客觀規律和工作實際的。要保持信心不動搖,迎難而上,堅決糾正“遇到問題繞著走”等消極思想和行動。
三是簡單浮躁的情緒和心態。要保持理性、淡定、客觀,力戒簡單、浮躁、冒進。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能力導向,抓好階段性重點任務和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有序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任務。堅決反對脫離實際,“層層加碼、級級提速”。堅決反對“一律關停”等簡單粗暴處置方式。
四是與己無關的情緒和心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僅是某些部門和單位的事情,是全系統的共同責任和義務。每個人的行動都影響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也與系統內每個人有關。各個部門、各個單位都要找準定位,主動作為,同向發力。同時,要自覺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考量,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第二,保持戰略定力,做到“五個堅定不移”。
越是情況復雜,越是形勢多變,越是灘多浪急,我們越要保持戰略定力,越要堅定信念和信心,堅定不移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全面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堅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定不移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定不移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的要求,牢記我們的初心和使命,牢記我們的基本職責,堅守陣地、堅持不懈,把該辦的事情辦好、把該落實的任務落實好,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第三,堅持正確的策略和方法,落實“六個做到”。
在推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我們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策略和方法,今后仍要堅持和發揚。
一是做到穩中求進。既打攻堅戰,又打持久戰;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既要有堅定的決心和信心,也要有歷史的耐心和恒心。
二是做到統籌兼顧。既追求環境效益,又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力爭同時實現“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有利于推動結構調整優化,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解決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三是做到綜合施策。既發揮好行政、法治手段的約束作用,又發揮好經濟、市場和技術手段的支撐保障作用。特別要依法行政、依法推進,規范自由裁量權,做到分類指導、精準施策,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對地方既要有督促和要求,又要有支持和幫扶。對企業既要做到嚴格監管,又要做到熱情服務。像對待群眾信訪投訴一樣,重視企業對環境監管的合理訴求,加強對企業治污的指導幫助,提供必要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
四是做到兩手發力。既抓宏觀又抓微觀。抓宏觀方面要發揮好傳統優勢,強化頂層設計、政策制定和統籌指導。同時抓好微觀推動落實,通過督查和幫扶,把壓力傳導下去,充分調動基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加依靠地方落實好各項任務措施。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