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08 10:08
來源:山東省政府
中國固廢網獲悉,日前山東省政府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擴內需補短板促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相關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納入生物質能源取暖推廣應用試點范圍。加大污染防治攻堅戰投資力度,加快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建設、企業污染排放監控信息化建設、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利用處置項目建設、交通污染監控執法體系建設,加強工業窯爐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重型柴油卡車污染治理、生態修復與保護、環境風險防范及能力建設,加快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環保節能產業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在全國影響力大的特色基地。
具體內容如下:
山東省人民政府
關于進一步擴內需補短板促發展的若干意見
魯政發〔2018〕24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深入貫徹中央關于當前經濟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投資、穩外貿、穩外資、穩預期工作,有效應對外部發展環境變化,進一步擴大內需、補齊短板,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如下意見。
一、努力擴大有效投資
(一)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1.鐵路。加快全省“三環四橫六縱”高速鐵路網規劃建設,完成1000億元省鐵路發展基金募集任務。到2020年,建成濟青高鐵、青連鐵路、魯南高鐵曲阜以東段、濰萊高鐵、濟萊高鐵和黃大鐵路、青島董家口港疏港鐵路等項目;加快雄商高鐵、鄭濟高鐵、濟濱高鐵、京滬高鐵二通道、濰煙高鐵、濟青高鐵至濟南站聯絡線等項目建設;完成淄東鐵路電化改造,全省新增鐵路運營里程145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960公里,逐步實現覆蓋全省、通達周邊主要城市的“1、2、3”小時陸上交通圈。(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財政廳配合)
2.公路。加快全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邊”的高速公路網規劃建設,到2020年,建成龍口至青島、濟青高速改擴建等20條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658公里,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重要鄉村旅游區實現等級以上公路全覆蓋。(省交通運輸廳牽頭)
3.機場。2020年底前,建成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菏澤牡丹機場、濟寧曲阜機場,開工建設濟南機場二期、煙臺機場二期、棗莊機場、濰坊機場,全省運輸機場布局進一步完善。(省交通運輸廳牽頭)
4.港口。推進沿海港口一體化發展,加快現代化港口群建設,到2020年,投資250億元,推進青島董家口港區、煙臺港西港區、日照港嵐山港區、東營港基礎設施和專業化泊位,以及京杭運河航道擴能改造、小清河復航等內河工程建設,完善提升青島、煙臺郵輪母港功能。(省交通運輸廳牽頭)
5.能源。2018年底前,投資22.58億元,完成新建棗莊嶧城、濱州惠民、東營墾東、聊城東阿變電站和擴建德州陵縣、濰坊、萊州魯中變電站等7項500千伏工程;開工建設山東棗莊特高壓站配套送出、濰坊官亭、濰坊喬官、菏澤文亭變電站擴建、淄博管仲、青島神山(即墨)、菏澤特高壓站配套送出、大唐東營電廠送出等8項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到2020年,投資152億元,力爭建成海陽核電一期工程、榮成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以及濰坊至臨沂至棗莊至石家莊特高壓交流環網;投資44億元,持續推進文登、沂蒙抽水蓄能電站在建項目建設。對建成并網發電、尚未納入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的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開展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款,各級財政可給予貼息支持。相關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納入生物質能源取暖推廣應用試點范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財政廳牽頭,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配合)
6.水利。集中力量,以推動落實水安全保障規劃為總抓手,全力展開水利建設攻堅。推進莊里水庫、煙臺老嵐水庫、黃水東調二期工程、引黃濟青改擴建工程、峽山水庫膠東調蓄省級戰略水源地工程建設,加強雨洪資源利用工程建設,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進一步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重點防洪減災工程建設,力爭到2019年基本完成大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小型水利工程防洪隱患治理的主體工程建設,推進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和骨干河道防洪治理。按照國家部署要求,實施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南四湖片治理、南四湖湖東滯洪區和恩縣洼滯洪區建設。加強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到2020年基本完成國家規劃內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180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57個山區縣和65個平原縣基層防汛預警預報體系建設。加快中央水利投資計劃執行,年度投資計劃執行率達到80%以上。(省水利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配合)
7.市政。制定出臺《推進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的意見》,2018年完成投資1000億元,加快濟南、青島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推進城市綜合樞紐、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等市政項目建設。強化城市旅游功能,推進城市休閑街區、城市綜合體、旅游綜合體、會展中心等旅游設施建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文化和旅游廳配合)
8.環保。加大污染防治攻堅戰投資力度,加快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建設、企業污染排放監控信息化建設、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利用處置項目建設、交通污染監控執法體系建設,加強工業窯爐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重型柴油卡車污染治理、生態修復與保護、環境風險防范及能力建設,加快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環保節能產業發展,著力打造一批在全國影響力大的特色基地。(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配合)
9.信息。到2020年,基本實現農村地區移動寬帶網絡人口全覆蓋,農村家庭基本具備100M以上接入能力。在工業應用領域,建設一批互聯網、云體驗中心,省財政結合“企業上云”和產業互聯網培育予以獎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牽頭,省財政廳配合)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