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16 10:1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周文
這是一場開放性的交流,環境管理者、環境治理的需求者、提供環境治理服務的企業共聚一堂,聚焦重工業城市區域環境治理的重點、難點問題,開誠布公,從宏觀、中觀、微觀層面進行的高水平、高質量的對話,助力邯鄲全面打好防治污染攻堅戰。
10月11日,下午14:30由邯鄲市環保局、邯鄲綠色發展研究院和E20環境平臺聯合舉辦的“邯鄲生態環境治理”座談會在招商迎賓大酒店舉行。邯鄲保護局及各區縣分局相關負責人與E20環境產業圈層50多家企業代表近百人,聚焦邯鄲的生態環境治理,共同來探討當下邯鄲生態環境治理面臨的難題和重點問題,提供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和思路,為邯鄲的生態環境治理和綠色發展獻計獻策。
“2018(首屆)邯鄲綠色發展論壇”系列活動之
E20圈層企業邯鄲生態環境治理座談會
E20環境平臺邯鄲綠色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成衛東在會上主持說:“邯鄲是一個老工業基地,農業結構重,產業結構重,環境治理壓力非常大。如何解決好邯鄲生態環境的治理,如何在調結構,轉重能的背景下進行綠色發展,如何探索出一條區域環境治理的模式向邯鄲環境城市去推廣,在中國生態文明的建設實踐中具有非常典型的意義。”
近兩年邯鄲市政府在生態環境治理上可以說是負重前行,想了很多的辦法,探討了很多創新的商業模式,付出巨大的努力。生態環境質量確實明顯得到了改善,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邯鄲現在的空氣質量相比2016年、2017年明顯改善,老百姓的幸福感明顯提升。但邯鄲的生態環境治理在邁向更高的目標路上,還有不少的難點和困惑,需要集眾人之智一起來研究和解決。
E20環境平臺邯鄲綠色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成衛東
直面邯鄲生態環境難題 實現企業成長
與環境保護雙贏邯鄲市環保局副局長張銳敏先生在講話中說到,邯鄲市作為資源型城市,老工業基地,素有“鋼城”“煤都”之稱,產業結構偏重,污染物排放總量遠遠超過環境容量,全國空氣質量排名長期靠后,成為邯鄲市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瓶頸。邯鄲市委、市政府直面問題,堅決抗其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政治責任,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打好大氣、水、土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2018年,截至9月底,我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6.82,169城市排名倒六;同比下降22.1%,改善率全省第三;PM2.5濃度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7%,改善率全省第六。4-9月份的6個月中,我市單月PM2.5濃度下降率5個月全省第一,8月份第二;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下降率3個月全省第一,兩個月第二,一個月第四。4、5、6三個月我市空氣環境質量考核在全省8個通道城市中排名第二,7月份排名第一,共獲省獎勵資金340萬元。
邯鄲市環保局副局長張銳敏先生
邯鄲市生態環境治理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期,經過不斷努力,盡管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面臨的問題仍然不少,生態環境治理任重道遠。
生態環境治理任務依然艱巨。大氣污染治理形勢十分嚴峻,排名長期靠后。水環境治理任務艱巨,基礎薄弱,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能力不足,鄉鎮污水處理設施不健全;固體廢物管理處置和資源化利用能力欠缺,重污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污染、危險廢物、生態破壞等問題依然存在,在上級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盼還有一定的差距。科學精準治污方面還有差距。國家對精準治污要求越來越高,嚴禁治污過程中“一刀切”,我市在科學治污,精準實策方面還有不小差距。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歷年,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一、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三、是堅決打好碧水攻堅戰。四、是攻堅打好凈土守護戰。五是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從五個方面開展邯鄲市未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點。
張副局長希望大家對照治理舉措,找準自己的切入點,一方面更好的為環保服務,另一方面更有助于自身的發展壯大,同時也希望環境企業為邯鄲市及各縣提供一攬子生態環境治理策略,提高服務的系統有效性。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追求。今天,我們舉辦邯鄲綠色發展論壇,適應時代潮流,符合邯鄲發展需要,希望大家通過這個平臺不斷做大做強,實現企業成長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為美麗邯鄲建設增光添彩。
邯鄲市環保局各區縣領導從當地情況出發直面環境問題
邯鄲當地多行業企業直面環境問題
共建美麗邯鄲在邯鄲這片土地上的當地企業五得利面粉集團、裕華鋼鐵、新金鋼鐵、龍鳳山鑄業、新興鑄管、新峰水泥、金隅太行水泥、隆鎰建材、聯恒機械、龍山火電等相關企業領導就相關環境問題提出困惑并踐行綠色發展促進企業升級。從農業、工業、文旅等方面提出行業環境難題尋求企業解決之道。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