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10 09:2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曹蕾 王龍
通過實際操作與演示,提高大家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不僅實現了垃圾分類、處理、資源化、回收利用全產業鏈的閉環,還為全縣范圍大力推廣有機肥利用,避免農田土壤退化,提高農民收入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示范中心全程利用有機垃圾處理并深加工生產的有機肥,完全實現綠色、有機、無公害,垃圾的分類成果以最直觀的方式體現,打通有機垃圾資源化最后一道關卡。
旅程第三站.“垃圾分類資源化處理”中心
沿著參觀通道走進“垃圾分類資源化處理”中心。居民分類產生的有機垃圾、農貿批發市場產生的果蔬垃圾、以及一部分林園垃圾、餐廚垃圾等。項目主要由垃圾分揀系統、預處理系統(涵蓋集料、分選、破碎、脫水及輸送系統等)、有機垃圾資源化系統、除臭凈化系統、自控系統、遠程監控系統,以及基礎配套設施等組成。
垃圾預處理是整個處理環節中的第一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步驟。針對垃圾桶、垃圾車兩種不同的來料方式,分別設置“垃圾分揀”車間和“垃圾上料”車間。有機垃圾首先進行預處理,轉化為易于被微生物降解與利用的形態。在后續的好氧發酵過程中提高效率,縮短時間,增強穩定性。
“有機垃圾微生物處理”車間采用快速生物處理為核心技術的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循環利用技術,通過集成化的有機垃圾一體化的處理設備,通過微生物作用將有機垃圾降解為水、二氧化碳等物質,實現了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旅程第四站.“產物深加工”中心
由于垃圾分類不能完全徹底,經過微生物處理的產物還含有一些雜質,組分波動大,缺乏一些營養元素,需要通過深加工才能變成真正的有機肥商品。
基于全縣12座有機資源化利用站產生的高有機質含量產物,采用先進的有機肥加工工藝,通過篩分、復配、造粒、整形、烘干、冷卻篩選、檢測封裝一系列目前最先進生物有機肥加工技術加工形成顆粒狀、粉末狀等多種生物有機肥,并根據不同的使用人群分裝成不同包裝。
產物高值利用加工中心不僅解決了垃圾處理產物的去向問題。并且在產生過程中應用了有利于作物生長的有益微生物菌劑。最終產品為可以調節作物土壤“生態微環境”的“生物有機肥”,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旅程第五站.垃圾分類“周邊產品”售賣中心
此時我們已經來到了參觀通道的末端,在這里我們向左轉,可以來到“售賣中心”,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里面陳列著有關”德清城鄉環境生態綜合體“的許多紀念品。有杯子、胸章、冰箱貼、POLO衫、吉祥物毛絨娃娃、雨傘等多種多樣的商品供大家選購留念。很多產品都是使用垃圾分類回收資源再生制作,比如再生紙制作的筆記本,回收衣物制作的毛絨玩具等等,真正的體現了垃圾循環的理念。
最后
從“售賣中心”出來,我們的行程參觀完畢。經過整個流程的參觀,我們了解了垃圾分類的科學知識,看到了垃圾從來料經過處理變成有機肥的整個過程,讓我們對垃圾處理最終變成“有機肥”有了更深一步的認知。還通過生態農業的體驗,感受到垃圾資源化的神奇自然規律。
小結
記得今年8月份左右的時候,微博上有一則新聞看了讓人心痛,《北極熊瀕臨滅絕》由于高溫天氣席卷全球,圖片中瘦骨嶙峋的北極熊在覓食讓人深受感觸。許多人自發的倡導保護環境,保護動物,從小事做起,盡量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低碳生活,綠色出行。
參觀完“德清城鄉環境生態綜合示范基地”發現,在現實生活中避免不了產生垃圾,只要我們將這些垃圾科學合理的利用,形成完整的生態鏈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垃圾分類中做著微不足道的改變,將對環保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起了引領幫助作用。希望大家參觀后,能積極的加入到“垃圾分類”的行列中!
(本文作者來自北京中源創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