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08 10:04
來源:中國固廢網
7月的驕陽似火,而全國的垃圾分類市場和這氣溫一樣熱度不減,據媒體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環衛市場單月開標119個“首年金額1000萬+”項目及標段,再創歷史新高,而其中,垃圾分類項目就占到79個名額,浙江聯運環境以中標8個項目的業績成為7月份中標垃圾分類項目最多的企業,是名副其實的“拿單大戶”。
多項政策落地 “垃圾分類”漸成商業市場主角
浙江聯運這份驕人的成績單既讓人驚喜,又是意料之中,2018年,我國垃圾分類市場延續強勁增長趨勢,上自國家下至地方,關于垃圾分類的政策不斷加碼。
今年年初,住建部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通知規定,今年46個重點城市均要形成若干垃圾分類示范片區,且在3月底前,46個重點城市出臺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實施方案或行動計劃。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提出,打好固廢污染防治攻堅戰,要著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6月29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會議還明確提出,今后要從抓實施方案、抓工作部署、抓重點城市、抓“小手拉大手”、抓公共機構示范、抓分類處理系統建設以及抓宣傳引導入手,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類。
7月2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標志著垃圾分類即將進入收費時代。
隨著國家文件的相繼出臺,地方政府也陸續制定印發相關方案,垃圾分類市場化改革在各地紛紛上演,垃圾分類成為固廢領域的熱門市場,在多重利好的輪番“轟炸”下,千萬、上億級別的中標項目頻頻出現。據了解,到2020年,垃圾市場份額將有望達到200億,作為提前布局垃圾分類市場的先行者和領頭羊,浙江聯運環境也逐漸進入到大眾視野當中,越來越多的目光開始聚焦這家2016年新三板上市的企業,相比汽車、IT、金融這些媒體吸睛熱門板塊,垃圾分類這塊“蛋糕”也正逐步走向商業市場舞臺中央,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和自身實力的逐步提升,浙江聯運環境正順勢起航。
競爭白熱化 拼的是精細化管理和可持續發展
不斷刷新的中標金額和中標數量,反應了垃圾分類市場的巨大潛力,但同時也對運營服務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縱觀近期的垃圾分類中標項目,目前的垃圾分類市場項目無一不具有合作期限長、運作方式復雜的特點,對此,聯運環境市場總監徐華豐認為:“企業運營項目一定要秉著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進行精細化管理運營?!?/span>
(聯運環境智能回收設備)
以鄭州市場為例,據統計,目前鄭州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有5000噸左右,夏天峰值在7000噸左右,而隨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蛋糕”也越來越大。目前在鄭州,有15家環衛企業在做著垃圾分類生意,而近日,一篇“鄭州一小區垃圾分類引吐槽:這邊剛分類那邊一鍋燴”的報道卻見諸報端,報道中提到,鄭州市金水區經緯花園小區的居民反映,該小區從今年3月份起就實行了垃圾分類,不少居民都在扔垃圾時自覺分類,但負責處理該小區垃圾的人仍然是把所有垃圾混在一起處理,這顯然違背實行垃圾分類處理的初衷。垃圾分類事業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浙江聯運環境的運營項目上,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過程中的監督管理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巡檢員的不間斷人工巡檢和24小時智能后臺監控實時確保垃圾全程分類落到實處,同時,圍繞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對每個環節都提出了定量、定節點的任務目標,每個項目的項目經理每日需明確居住區分類正確率比例、廚余垃圾的控制目標、可回收物量的分類目標并實時統計上報。目前,聯運環境的運營管理制度、智能設備、服務人員已實現了無縫銜接,形成了環環相扣的全流程分類處理鏈,實現了精準收運、精準處理。
建立運營體系 打通垃圾分類“痛點”和“堵點”
(聯運環境再生資源回收中轉站)
垃圾分類是個繁復的系統工程,要打通垃圾分類“痛點”和“堵點”需要建立完整的垃圾分類運營體系,產品、技術、軟硬件設備、咨詢服務、推廣宣傳缺一不可,低財力的運營服務企業已經無法適應垃圾分類市場化的需求,需要更強大的財力和運營團隊作為支持。因此,作為垃圾分類服務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快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再生利用水平,形成更加現代高效的分類回收體系,穩步推進、不斷探索。在這方面,聯運環境在各地項目探索經驗的同時,在原有的智能垃圾分類模式上進行了優化調整和升級,各地結合項目情況,專門為智慧垃圾分類量身定制信息化操作系統,用于居民垃圾分類規范化的監控管理,對整個項目垃圾量進行精準統計及垃圾分類參與用戶數統計?;诖髷祿到y,利用云計算,對海量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分析,實現垃圾分類工作成效智能展示,為工作規劃決策提供最有效的數據。量身定制宣傳方案,提供立體式宣傳服務,建立有效的參與激勵機制,提供環保檔案、分類指導及分類獎勵服務,通過積分等計量方式記錄居民和機構(企業)參與垃圾減量與分類的行動,并提供資金、商品、服務等獎品以進行激勵。目前聯運四化全服務升級模式已經運用到聯運環境全國300余個項目中。今年,聯運環境在原有的再生資源體系上進一步整合現有的資源,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和垃圾收運體系,在廣東、安徽等地分別成立分公司,通過技術投入和戰略聯盟的手段,研發和生產廚余垃圾處理設備,建立再生資源回收戰略聯盟,進一步推進終端分類處理的投入和建設。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