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04 10:01
來源:無錫市委宣傳部
作者:范緒鍇
近日,無錫市“垃圾分一分 城市美十分”垃圾分類社區推廣行啟動儀式在濱湖區溪南公館鐘樓廣場舉行,標志著垃圾分類進社區工作全面啟動。無錫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宣傳非常關鍵,這是我市垃圾分類進社區推廣的第一站,接下來的兩個月全市還將開展系列活動宣傳引導,配合全市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
在活動現場,河埒街道北橋社區介紹了自己的經驗做法。社區共投入13萬元,在北橋人家安置房小區設立了16個垃圾分類收集點,每個點都設置了極具特色的仿古木紋垃圾桶亭棚。“在保證三分類的基礎上,部分垃圾收集點內設置四個垃圾桶,按照紅綠藍灰的不同顏色分別對應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廚余垃圾,引導居民科學細分。”社區主任李妹說,今年6月,分類收集設施全部投放到位(如圖)。為擴大宣傳效果,社區組建了由網格員和樓組長組成的近70人志愿者隊伍,設立了24小時民情監督熱線。
無錫市城管局環衛處介紹,為加快推進進度,今年全市將按照覆蓋率45%的目標來推進。“在此前已經完成241個小區分類設施投放到位的基礎上,今年將新增165個小區進入分類行列。其中,20個省級示范小區可回收垃圾細分為紙張、玻璃制品、紡織品、鋼鐵、塑料5類。”對投放了分類收集設施的小區,都要開展宣傳活動引導居民參與。目前,部分小區已完成設施投放,新吳區4個小區的市場化運作項目已簽約。
推進垃圾分類是一項需要各方參與的公益事業,對投放、收運、終端處置各方面的配套都有要求。之前,因為終端處置設施跟不上,我市按照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類開展的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在實際實施中碰到了不少困難。居民小區調整為三分類后,實施相對容易,但是記者在前期采訪中發現,已投放分類設施的小區,不分類投放或分類錯誤的現象還很普遍,如何提高分類準確率仍然是一個難題。同時,按《實施意見》規定,商務、供銷部分負責可回收物收運體系的構建,但是這項工作推進緩慢。對于有毒有害垃圾的收運,《實施意見》 明確由各區城管部門按市場化運作方式委托專業機構負責,但是市級獎補經費有限、部分市轄區配套經費不足等問題,也都制約了這項工作的開展。
針對這些難題,作為垃圾分類工作的牽頭部門,城管部門做了一些變通:在市區4大垃圾轉運站內設置分揀中心,對可回收物進行二次分揀,同時設置有毒有害垃圾臨時分揀點,將之集中存放后,按規定聯系相應的危廢處置點進行處置。
另據介紹,作為實施垃圾分類的法制保障,《無錫市城鄉垃圾分類暫行辦法》正在制定之中,有望明年出臺。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