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26 10:04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政府
近日,無錫市政府印發了《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以生活垃圾“三分類”為標準,在現有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和強制推行“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推進“可回收物”的市場化收運處置,推動“有害垃圾”的分類收運處置模式。到2020年,我市市區范圍內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70%,生活垃圾基本實現全量焚燒。全文如下: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江蘇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精神,加快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建設,推動全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全面展開,制定實施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總要求,按照“統籌規劃、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原則,以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著力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設施完善、分類準確、循環利用”的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努力推動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發揮,提升精神文明和生態環境建設水平。
二、總體要求
結合本市實際,貫徹“城鄉一體化、市區全覆蓋”原則,全面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促進源頭減量和資源利用。
(一)居住區(含鎮村地區,下同),按照“三分類”(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標準和要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
(二)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的辦公和生活、生產區域,同樣按照“三分類”的標準和要求,設置生活垃圾分類容器;產生餐廚垃圾的,必須另外單獨設置餐廚垃圾收集容器。
(三)千人以上、餐廚垃圾產生規模較大的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學校、醫院、工廠等企事業單位,必須自行建設小型餐廚垃圾處理設施。
(四)大型農貿市場、果蔬批發市場、蔬菜基地等產生易腐垃圾規模較大的單位,必須自行建設小型易腐垃圾處理設施。
三、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以生活垃圾“三分類”為標準,在現有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和強制推行“餐廚(易腐)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推進“可回收物”的市場化收運處置,推動“有害垃圾”的分類收運處置模式。到2020年,我市市區范圍內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70%,生活垃圾基本實現全量焚燒。
(二)階段目標
2017年,編制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規劃。市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運覆蓋率均達到25%。建成25個省級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包括江陰市、宜興市),完成濱湖區胡埭鎮鎮村全域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市、區兩級機關事業單位和市直屬企業小型易腐垃圾處置設施覆蓋率達15%。
2018年,市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收運覆蓋率均達到40%,“餐廚(易腐)垃圾”收運處置率達40%。市、區兩級機關事業單位和市直屬企業小型易腐垃圾處置設施覆蓋率達50%。進一步擴大省級垃圾分類示范小區、鎮村全域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成果,并予以推廣。
2019年,市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餐廚(易腐)垃圾”收運覆蓋率均達到55%。市、區兩級機關事業單位和市直屬企業小型易腐垃圾處置設施覆蓋率達70%,初步建立“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易腐)垃圾”收運處置體系。
2020年,市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運覆蓋率均達到70%。基本實現全市生活垃圾全量焚燒。建立市區“餐廚(易腐)垃圾”全覆蓋處理體系。
四、主要任務
(一)因地制宜,按標準配置生活垃圾分類容器
結合地方實際,貫徹“城鄉一體化”原則,按照全市生活垃圾“三分類”的標準和要求,在居住區、公共場所、單位內部設置生活垃圾分類容器。
1.居住區按確定的生活垃圾分類標準要求,由各區負責,設置統一的設計美觀、標識規范、規格適宜的分類容器。新建居住區由開發商負責設置,并納入環衛設施驗收范圍。2016年前已實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的居住區,由所在區按新的分類標準逐步更新或更換,也可維持原狀,但需對居民廚余垃圾單獨收運。居住區“三分類”收集容器按實際需求,原則上以40-50戶一組設置“其他垃圾”設施(超出戶數按垃圾量的比例增配),“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考慮設置一體化組合箱。鑒于我市的氣候特點,在設置生活垃圾分類容器時,提倡采用密閉箱體或設置雨棚,以減少容器內雨水量。
2.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由產權人或管理者按規模和職工人數、經營面積、日均垃圾產生量等情況,在內部自行配置“三分類”生活垃圾分類容器。
3.公園、廣場、道路、公交站臺等公共場所,由所有權責任主體,按公共場所環衛作業標準,以及“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 “兩分類”標準,自行配置。
4.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餐飲企業、農貿市場、果蔬批發市場、蔬菜基地等產生餐廚(易腐)垃圾的單位,必須自行單獨設置“餐廚(易腐)垃圾”收集容器。
(二)因勢利導,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
貫徹“以塊為主、屬地管理”原則,因勢利導,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大對居民、單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宣傳、引導和指導力度,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準確投放率,為分類收運、分類處置生活垃圾奠定良好基礎。
1.建立引(指)導員隊伍。各地區、各單位要充分組織居民小組長、保潔員等志愿者,配備一定數量的引導員或指導員,協助所在地區或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尤其在每天生活垃圾投放高峰時段,作好分類投放的指導,對居民分類不徹底、投放不正確的,進行解釋和糾錯,提高生活垃圾分類質量。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